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是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兩個重要議題。鄉村振興旨在通過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而民宿旅游作為一種融合農業、文化、旅游等多種產業的形式,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本文旨在探討鄉村振興與民宿旅游的耦合效應,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以推動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的協同發展。
當前,中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政 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鄉村振興是響應國家號召、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而民宿旅游則是利用鄉村資源,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因此,探究鄉村振興與民宿旅游的耦合效應,提出相應的建議,對于實現鄉村振興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我國都十分注重城鄉經濟發展,希望通過多種政策調整城鄉收入差距。而且,隨著經濟的不斷穩定增長,國家更多政策傾向于鄉村發展,并且也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F階段,鄉村振興戰略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于提高農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身份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推動農民參與社會發展和社會建設,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就業問題。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旅游文化占據較大的比重。特別是伴隨著農家樂的興起,鄉村旅游經濟越來越旺盛,而民宿旅游則是發揮當地優勢的主要手段之一。民宿旅游是指在人文資源豐富的鄉村地區發展個性化的住宿產品,讓來自各地的游客感受到當地的民俗文化,從而推動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也推動產業的發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產業資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宿旅游與鄉村振興戰略關系越來越密切,二者相輔相成。民宿旅游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實際手段和渠道,也給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技術和支撐;而鄉村振興戰略保證了民宿旅游的落實,支持各地民俗文化的發展。當然從本質上看,二者都是為了推動鄉村經濟的發展而采取的手段。由此也得出一個結論:鄉村振興與民宿旅游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耦合關系。
民宿旅游資源的開發前提是鄉村產業的興旺。因為只有鄉村產業不斷發展,才有可能推動民宿旅游經濟的發展。鄉村產業有很多,例如鄉村農業、餐飲業、交通運輸業等等。只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撐,保證環境美好,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參觀,并且留下游客住宿。而且這些產業的發展也提供了資金基礎和景觀基礎,從側面上宣傳了民宿旅游。
具體而言,鄉村產業興旺可以促進農業的增效和農村的轉型升級。傳統的農業模式往往面臨著農產品過剩、銷售困難等問題,難以滿足農民的收入增長需求。通過發展民宿旅游,可以將農產品加工成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發展休閑農業項目,將農田、果園等農業資源轉化為休閑農業項目,使農業與旅游相融合,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的經濟效益。此外,通過發展民宿旅游,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到鄉村旅游,從而帶動當地的餐飲、交通、購物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擴大就業規模。民宿經營者和當地居民可以通過提供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服務獲得收入,增加農村居民的經濟來源。
我國鄉村旅游數量數不勝數,因此游客有更多的選擇。而游客對于民宿旅游活動選擇的前提條件是生態宜居。因為大部分游客到鄉村旅游都是為了喘口氣,放松一下,感受一下鄉村的慢節奏,體現大自然的舒適。因此游客會選擇環境優美、景點可觀、居住條件舒適的地方。因此各地鄉村都需要提升游客居住質量和旅游質量,保證游客到來時做好充足的迎接準備。同時也要做好基礎設施的構建,提高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生態宜居。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特別是鄉村文化更具有特色。因為它偏向于大自然雕塑,沒有遭受過大規模破壞,也沒被經濟發展而侵蝕。尤其是一些自然景觀豐富的地區,更是體現出濃厚的鄉土人情。而游客在旅游過程中除了注重物質層面的享受,還注重精神層面的提升,其中鄉風文明就是鄉村振興在精神文明層面上的要求。通過鄉村工作人員和居民各項優秀的表現及付出,共同塑造鄉村熱情好客、民風淳樸、文化豐富的精神風貌,可以達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并且也能真正留住游客。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協調以及社會的支撐,其中治理有效也是對鄉村法制法規建設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俗旅游活動順利開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務質量,確保游客到當地的體驗感良好。只有治理有效,包括辦事流程規范、辦事效率較高,才能迅速解決游客遇到的問題,真正為鄉村振興作貢獻。
我國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有一段的時間,各地鄉村都積極響應,不斷落實政策。從目前鄉村發展來看,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而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要求,提高鄉村居民收入水平更是我國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手段之一。而鄉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也會改善生活條件,推動民宿旅游發展,讓鄉村居民有更多的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民宿旅游產業中。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民宿旅游作為一種融合農業、文化、旅游等多種產業的形式,具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要實現鄉村振興與民宿旅游的耦合,首先需要強化民宿旅游資源的供給。同時,鄉村產業結構升級也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之一,通過發展民宿旅游可以有效推動鄉村產業結構升級。要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其一,加強農產品加工與營銷。通過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將農產品加工成具有特色的食品、農副產品等,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農產品的營銷渠道建設,推廣農產品直銷和電商銷售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其二,發展休閑農業項目。將農田、果園等農業資源轉化為休閑農業項目,如農家樂、采摘園、康養基地等,吸引城市居民到鄉村體驗農耕生活,增加鄉村旅游的吸引力和鄉村居民收入。其三,挖掘鄉村文化資源。鄉村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傳統手工藝品,可以通過民宿旅游的方式將其呈現給游客。通過開展傳統手工藝品展示、鄉村文化節慶等活動,提升鄉村的文化內涵和旅游吸引力。
以上建議可以通過政 府引導和扶持政策來推動,例如提供資金支持、減免稅收、提供培訓等措施。同時,鼓勵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旅游企業等各方聯合開展鄉村振興與民宿旅游的項目,形成多部門、多方參與的合力。
例如當某地擁有豐富的蘋果果園資源時,其可以推動發展以蘋果采摘為主題的休閑農業項目。以民宿旅游為依托,建設采摘園、農產品加工廠等設施,吸引游客到鄉村體驗采摘樂趣,并購買加工后的蘋果制品。這樣,可以促進蘋果產業的升級,提高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的耦合發展還需要優化鄉村的基礎設施和環境,以刺激民宿旅游的需求。鄉村基礎設施是支撐民宿旅游發展的重要保障。要加強對農村公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善,提高鄉村的交通、水、電供應能力,確保民宿旅游的順利進行。
鄉村環境對民宿旅游的吸引力和游客體驗至關重要。要注重鄉村環境的整治和保護,加強鄉村環境衛生管理,改善農田、村莊的環境面貌,提供舒適、安全、衛生的居住條件,營造宜居環境。
我國鄉村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生態環境,適宜發展生態農業和民宿旅游。為了吸引游客,當地政 府需要投入資金改善鄉村的水電供應,修建通往鄉村的便捷農村公路,并加大環境衛生管理力度,保持鄉村的整潔和美觀。這樣,游客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體驗到舒適的居住環境,提升民宿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提升民宿旅游服務質量是促進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耦合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加強對民宿主人和從業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服務能力。同時,加強對民宿經營的監管,規范經營行為,保障客戶權益,提高客戶滿意度。鄉村文明建設也是重要的一環。要鼓勵民宿主人和鄉村居民樹立文明意識,提倡文明行為,營造文明鄉風。同時,要引導游客尊重當地的鄉村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遵守當地的規章制度,做到文明游覽。
鄉村通過開展培訓班提升民宿主人的服務和管理能力,教授他們接待客人的禮儀、溝通技巧等,使他們成為優質的民宿經營者。同時,當地政 府也要組織鄉村文明創建活動,倡導文明行為,引導居民和游客形成良好的鄉村文明氛圍。這樣一來,民宿旅游服務質量得到提升,鄉村文明建設也可以得到加強。
鄉村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鄉村治理能力建設,完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鄉村社會共治機制,發揮村民自治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實現鄉村治理的有效運行。為了優化旅游市場秩序,有關方面可以加強對民宿經營的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明確民宿經營的規范,打擊非法民宿經營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同時,加強對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監管,提高旅游服務質量,促進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發展過程中,通過設立村級治理委員會,由村干部、村民代表、民宿經營者等組成,負責協調解決治理問題。此外,當地政 府需要出臺政策,明確民宿經營的準入門檻和運營規范,對未經批準設立的違法民宿進行取締,有效維護旅游市場秩序。
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的耦合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推動農村經濟繁榮的重要途徑。本文從強化民宿旅游資源供給、優化鄉村基礎設施與環境、提升民宿旅游服務質量、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通過合理利用鄉村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基礎設施和環境,提升服務質量,規范市場秩序,可以實現鄉村振興和民宿旅游的良性互動,促進鄉村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丁淑芳 劉歡,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項目基金:高職旅游類職業教育服務于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與機制研究(江西省人文社科項目,編號:JC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