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ChinaSourcing第二屆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年會”在江蘇鹽城召開。本屆年會以“提升服務外包價值促進經濟發展轉型”為主題,旨在創造政企對話空間,全面交流產業發展舉措,為企業樹立信心、營造商機,為行業發展提供指導與建議。來自全國21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28家園區代表、416家企業的代表近600人參加了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出席會議并講話。部運行局、軟件司的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周子學在講話中指出,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具有知識、技術、人才密集和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高滲透性、高帶動性的特征,是信息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范圍內,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軟件和信息服務外包產業成為各國競爭的新領域。對我國而言,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的服務外包,不僅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也是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我國競爭力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突飛猛進。2010年,我國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3364億元。今年年初,“4號文件”的及時出臺,為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發展提供了持續的政策保障。

  周子學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相關部委、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從以下幾方面推動產業發展:一是加快落實“4號文件”,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實施細則、管理辦法,加快編制“十二五”規劃。二是支持重點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制定和推動相關行業標準;三是優化產業的組織結構,引導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四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年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司發布了《2011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報告》。報告指出,2010年,宏觀經濟好轉和經濟刺激政策效果顯現,我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發展速度提升;東軟、文思、軟通動力等數家企業員工人數超過1萬人,東軟、浙大網新等多家企業的營業收入超過十億元,龍頭企業不斷涌現;以21個示范城市為節點,形成了產業五大集群——環渤海集群、長三角集群、珠三角集群、中西部集群和東北集群,外包產業呈集聚發展態勢。

  本次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司指導,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聯盟、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鹽城市人民政府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江蘇省鹽城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江蘇省鹽城市國際軟件園管委會承辦。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