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無意中撿到一個手機,手機中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農機局局長潘某與某女子的曖昧短信被曝光。宿豫區有關部門得知后,向潘某核實情況,潘某稱內容屬實,但否認與該女子存特殊關系,隨后,宿豫區免除了潘某的局長職務。潘某,成為最近又一個栽在網絡曝光上的地方官員。

  從“裸聊門”到“艷照門”,從“調情門”到“開房門”,今年以來,論壇、微博等網絡載體連續曝光基層官員“性丑聞”事件,引發輿論嘩然。同時引發人們廣泛關注的是,近年來,網絡在曝光監督方面展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力量。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網絡頻頻曝光官員的丑聞為紀檢機關反腐提供了依據,使一些腐敗分子受到了處理,給一些官員形成了巨大的壓力,使之不得不檢點和收斂自己的言行。但與此同時,網絡曝光不正規欠規范的問題也隨之凸顯,例如特別受到詬病的個人隱私問題。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發展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而風頭正勁的網絡曝光監督未來將如何發展,值得我們思考。

  官員紛紛觸“網”落馬

  “網絡有風險,官員須謹慎?!报D―這種帶著戲謔調侃意味的警告語出現在網絡中并非偶然。在如今這個信息高速流動的社會里,網絡令一些“有問題”的官員無處遁形甚至身敗名裂,甚有“一網打盡”的氣勢。事實上,近年來不少官員都“倒”在了網絡曝光上,足以證明“小鼠標”也可以扳倒“大貪官”。

  今年6月,有網友貼出廣州市白云區新市街道辦主任劉寧“裸聊”照片,該區紀委監察局介入后未發現劉寧存在違法行為,但提醒其注意個人形象、檢點個人行為。后據媒體報道,劉寧已被免職。

  7月底和8月初,云南、河南兩地先后有官員陷入“艷照門”的網絡漩渦中,后查明當事人分別為昆明市發改委工作人員成某及汝陽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田漢文。前者因涉嫌聚眾淫亂已被“雙開”并移送公安機關;后者是否涉嫌違法還需進一步調查。

  迅速發展的微博成為網絡監督的又一把利劍。8月中旬,浙江衢州開化縣國土局副局長朱小紅因涉嫌違紀被免職,這正是其妻連發微博曝光其經常在外嫖娼、包養有夫之婦及收受賄賂的結果。從微博上獲知線索后,當地紀委遂展開調查,初步認定朱確實存在違紀行為并免去其公職。

  因為對微博不夠了解,有的官員還以一種“自投羅網”的方式將丑態暴露。6月21日,江蘇省常州溧陽市衛生局局長謝志強成了網絡上“最熱局長”。他錯把微博當作QQ式私人聊天工具,在網上直播與情婦相約酒店開房的全過程,遭眾網友“圍觀”引發轟動。在網絡輿論的壓力下,“開房局長”主動向當地紀檢部門“自首”,說明情況。目前他已被撤銷溧陽市衛生局黨委委員、副書記和局長職務。

  回溯過往,同樣的官員還有不少,比如以“性愛日記”轟動網絡的前廣西來賓市煙草局長韓峰、因被曝抽“天價香煙”而落馬的南京江寧區房產管理局原局長周久耕等。

  “中國已經形成一個名副其實的網民社會、網絡社會?!眹倚姓W院教授許耀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絡上的熱烈反響會提高官員腐敗行為被調查的概率和查處的速度,也增強了對事件查處的透明度。網絡正成為監督利器。在讓政府官員們嘗到“了解民情、匯聚民智”甜頭的同時,網絡亦像一張無形的“網”讓個別違法亂紀的官員無所遁形。

  終于能做到“全面的監督”

  自2008年被稱為“網絡反腐年”以來,由網民曝光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網民通過網絡實現了自己的監督權利。2010年發布的《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亦首次肯定了網絡監督的作用。中央紀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吳玉良就曾公開表示,中央紀委監察部門高度重視互聯網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同時,他指出要注意核查從新聞媒體和網絡輿情反映出來的案件線索,重視發揮包括網民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我國在多年的反腐敗斗爭中已建立了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各項制度,然而從檢察機關辦案的數據來看,腐敗現象并沒有得到非常有效的遏制。而滋生腐敗的根本原因是權力得不到有效監督制約。有專家指出,監督權力運行的方法和手段很多,輿論監督包括網絡輿論即為其中一種最為有效的方法。

  在這個用鍵盤發表情緒、用鼠標拉緊神經的網絡年代,由于“瞬間萬里”的傳播,那些行為不端的政府官員最容易成為頭條新聞。正因如此,在許耀桐看來,在互聯網時代,網絡監督終于能做到“全面的監督”,在他眼中,網絡監督是最具權威、最有效的形式,因為“誰都不敢冒犯,誰都不敢忽視”。許耀桐認為,作為目前社會的一個最大主體,很多網民通過網絡參與政治生活,可以說,網民就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一股新力量,而且越來越強大。在他看來,網絡問政、網絡監督是一個潮流,如果實現制度化、常態化,就會顯示出它強大的效能。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