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體框架逐步確立,改革成效不斷顯現。
今年5月份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35次、第36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改革要注重系統集成,要加強對地方抓落實的督促指導,對改革方案經?!盎仡^看”,既重落實又重實效。
6月13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要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確保改革落地。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稅務系統上下聯動,開展“察實情 辦實事”稅情大調研活動。近兩個多月來,各位局領導分別率調研組,先后深入13個省78個機關、基層單位,召開37場稅務干部座談會、22場納稅人座談會,收集問題和意見建議385條。與此同時,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等稅務部門也在本地開展稅情調研工作。
此輪調研深入基層,不僅對中央決策部署和各項稅收改革的落實情況進行“回頭看”,還重點關注基層工作需求及創新亮點,力求通過總結經驗,完善措施,持續改進,進一步為企業營造更加優質的辦稅環境,進一步為基層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更好發揮稅收助力經濟發展大局的重要作用。
王軍局長在西安市地稅局12366納稅服務中心與座席人員交流
提高“放”“管”“服”含金量 營造便利辦稅環境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開便利之門。本屆政府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而“放管服”作為先手棋,在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稅務系統切實推動職能轉變,持續深化“放管服”,行政審批事項由87項減少到7項;出臺4個方面13項事中事后監管措施;推出26類90項便民辦稅服務舉措……一批創新征管、改進服務的舉措,為企業松綁減負,為創業創新清障搭臺。
目前,隨著簡政放權和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稅收征管工作也面臨著新形勢、新要求,如何“放”得更到位,“管”得更規范,“服”得更優質?不僅要把簡政放權和創新管理結合起來,還需要把優化服務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這既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承載著納稅人更高的期盼。
——開便利之門,向“放”提需求
175個干部,108個窗口,日均取號量共計約2500個……北京市朝陽區國稅局一所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多、工作量大,難點問題和納稅人需求體現得更為充分。6月22日上午,稅務總局調研組來到這里,通過體驗辦稅流程,從納稅人角度向“放”提需求、謀對策。
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審批,造成新堵點,能不能“放”?
前臺辦稅人員反映,隨著納稅人數量增多、經營規模擴大,以前為防風險而嚴控發票審批額度,現在已不能完全滿足實際開票需求,不少納稅人頻繁申請發票增量、增版。
在外管證業務上,一家建筑企業財務人員表示,在異地從事建筑安裝等業務時,外管證業務能幫助企業解決“一個項目成立一個獨立法人”的核算難題。京津冀推行電子外管證試點,電子章很方便,但試點區域外無法“通行”,還需加蓋紅章。
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放”得徹底、有序,歸根到底需要提升信息管稅水平,增加“放”的底氣。
針對增值稅專用發票最高開票限額審批業務,稅務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汪康在調研時指出,一方面加快推行實名辦稅,從源頭加強代開管理;另一方面,打破系統間數據壁壘,提升數據自動比對和分析能力,實現既放得開又管得住。
對于外管證業務,則總結京津冀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電子外管證,并以此作為突破口,支撐跨省業務信息共享和聯動處理,為推進全國通辦事項提供保障。
調研發現類似的需求較多,需進一步減少稅務行政審批事項,并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經營的干擾,增強簡政放權的針對性、協同性。
王秦豐副局長在天津市東麗區國稅局金鐘稅務所調研
——堵風險之點,向“管”要效能
簡政放權絕不是放了不管,需要通過轉變監管理念,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高監管效能。
隨著全面清理非行政許可、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以及商事制度改革的推進,稅務部門高度重視創新征管方式,在便利企業的同時,確保稅收執法更加公平公正。
商事制度改革后,亟待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稅務總局調研組在福建調研時了解到,“多證合一”實施后,由于準入門檻大大降低,加之新登記納稅人“井噴式”增長,“一址多照”等登記風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風險明顯上升。
“一些關鍵環節、重要事項的風險監控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應從制度設計、內控機制、監督檢查等多方面加強防控,加快推進內控監督平臺建設,更好發揮稅務風險‘防火墻’的作用?!倍悇湛偩挚倢徲嫀焺Ⅺ悎员硎?。
推進簡政放權,對征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取消審批事項的企業所得稅后續管理為例,需要對大量資料進行審核,難度較大?!靶姓徟母锝^不是‘一放了之’,要以法治思維和創新方式,做好數據分析利用,構建稅收管理的預警分析體系,強化事中事后管理?!倍悇湛偩贮h組成員、副局長孫瑞標在福建調研時表示。
既要通過抓內部風險管控防范外部風險,也通過外部風險應對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安徽省國稅局局長張德志在淮北調研中表示,網上受理即辦事項可建立“實名辦稅認證+風險智能提醒+強化后續管理”閉環管控措施,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道“保險”。
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是對納稅人最好的服務。稅務總局調研組強調,稅務部門應更加扎實地推進法治稅務建設,不僅要規范自由裁量權,防范執法隨意性,還要完善聯合懲戒和聯合激勵機制,在打擊違法行為的同時,為誠信守法的納稅人提供更多便利,進而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稅收法治環境。
汪康副局長在海南三亞國地稅聯合辦稅服務廳調研
——理權責之界,向“服”謀質量
以納稅人需求為導向優化服務,并不是提供“包辦式”的服務,而是在明晰界定納稅人和稅務機關的權利與義務前提下,根據納稅人的類型和信用等級提供服務。
“一方面,一些本屬于納稅人的責任和義務,一直由稅務機關負責。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方式不夠優化,給納稅人造成負擔?!痹谵k稅服務廳做過14年負責人,現任北京市國稅局納服處副處長的張菁深有感觸地說。
應厘清征納雙方的責任邊界,該稅務機關承擔的要責無旁貸,該還責于納稅人的不要大包大攬。這就需要轉變服務理念,找準優化納稅服務的切入點,進一步增強納稅人獲得感。
調研中發現,納稅人在簡并報送資料、縮短辦稅時間、避免“多頭跑”方面的需求強烈。稅務總局調研組表示,這雖然是體現在納稅人端、表現在前臺,但要徹底解決還需稅務部門集成式改進和完善相關制度、流程。
比如,寧夏自治區國稅局通過優化稅務登記、發票管理等10多項工作流程,簡并稅收業務206項,取消各類資料185種,納稅人辦稅報送資料減少52.6%。
再如,江蘇省國稅局、地稅局建成擁有880項在線功能的電子稅務局,實現申報納稅、發票使用等540項業務線上辦理?!?016年線上辦理業務7250萬筆,月度固定用戶超過700萬?!苯K省國稅局局長胡道新表示。
在放權上求徹底,在征管上求創新,在服務上求優質。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僅要從重數量向提高“含金量”轉變,還要從“給群眾端菜”向“讓群眾點菜”轉變,更要從分頭分層級推進向縱橫聯動、協同并進轉變,打造稅收管理服務“升級版”,全力助推企業發展。
集成創新提高精準化水平 助力稅收現代化“爬坡過坎”
注重系統集成,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組第27次、第33次、第35次、第36次會議上多次強調的改革理念,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
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以稅收之力,助營商之便,也需運用集成創新。
2013年稅務總局黨組提出“到2020年基本實現稅收現代化”的目標,五年來,稅務系統從頂層設計到穩步推進,稅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但目前仍處于“爬坡過坎”期,要樹立系統思維,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實現集成創新、聯動改進,不斷夯基壘臺、積厚成勢。
張敏組長在大連市瓦房店市國稅局辦稅服務廳調研
——表表關聯,引領稅種管理摒棄舊模式、探索新方法
如何對報表進行科學“瘦身”?既能“化繁為簡”便利納稅人和稅務人,又能高效利用稅收數據的“金山銀山”。
通過對表證單書問題的大量調研,稅務總局調研組給出了“破題”之法:企業的會計報表由各類明細賬生成,存在賬實相符、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的內在邏輯。納稅申報表可與會計報表進行表表關聯,不僅有據可尋,還能“化繁為簡”。
“可參照世界銀行的評估方式,選取一個企業樣本,完整梳理企業涉及的全部報表資料,提出合理簡化方案?!倍悇湛偩终{研組表示。
各地在開展稅情調研中,也發掘出一些“接地氣”的好做法。比如,重慶市國稅局開發了增值稅納稅申報“一表集成”輔助系統,將10張表整合為1張表,同時集成6大征管系統數據,實現發票數據自動填寫和申報表自動產生,九成以上一般納稅人申報“零錄入”。
“我們要以此來拓展思路,不僅對主要稅種的相關表單進行集成,還要連同附加稅費的表證單書一起集成。不僅要在稅務部門內部實現數據互通共享,還要逐步實現和外部門實現數據互通共享?!倍悇湛偩终{研組表示,這既方便納稅人,又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數據利用效率。
表表關聯,不僅實現了數據采集的“化繁為簡”,還打破了單稅種管理的舊模式,開創了集成管理的新方法。這些轉變將集小成為大成,協調各方共同發力,促進征管方式的轉變。
孫瑞標副局長在廈門進行稅情調研
——系統優化,將“以納稅人為中心”的理念落在實處
近年來,隨著金稅三期工程上線,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的推廣使用,以及“互聯網+”稅務信息系統的打造,為稅務部門服務納稅人提供了先進的技術保障。但改進納稅服務,還需以納稅人需求“對標”改革,通過“回頭看”查找問題、系統集成提方案。
軟件系統需集成融合?!霸谶M行政策調整和業務優化時,統籌和聯動不夠,一些信息化工作只是把各部門業務要求轉移到計算機上,造成操作體驗欠佳等問題?!倍悇湛偩贮h組成員、總經濟師任榮發在調研中指出,下一步需要通過集成的方式來解決。
流程設置需集成簡化。調研了解到,一些網上申報軟件大大方便了納稅人,但有的缺乏自動提醒功能,納稅人如果在網上填報錯誤,比對不成功,就必須“回流”大廳申報,如果納稅人忘記保存,前臺辦稅人員就要重新手工錄入報表,既占用大量時間,也加大了填報風險。
能否設置可糾錯的校驗功能?對此,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司長鄧勇介紹說,稅務總局已于今年5月試運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風險提示系統,有200多項差錯提示指標,用于快速掃描疑點。據了解,這一做法有望推廣到其他稅種申報工作中去。
硬件升級需集成創新。自助終端能夠分流代開增值稅發票窗口90%的工作量,是便捷辦稅的一大“利器”。但因為普通發票有些是為個人代開的,個人沒有與稅務部門、銀行簽訂三方協議,不能直接扣款,因此一些地方自助終端只能代開專用發票不能代開普通發票。
調研中了解到,河北等地已探索出解決方案,終端能夠實現普通發票和專用發票的代開。改革任務越重,越要重視基層探索實踐、改革創新,讓改革更接地氣。稅務總局調研組表示,要多搜集各地的先進經驗和做法,統籌對系統和軟件進行集中優化。
運用集成理念,與時俱進創新,將推動稅收征管方式的轉變、稅收管理體制的變革。稅務總局調研組表示,隨著金稅三期工程全面上線,信息管稅水平不斷提高,今后將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對系統進行“提質升級”。
任榮發總經濟師在四川省成都市東方電氣集團調研
——信息共享,部門協作加速實現“乘數效應”
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在《管理學》一書中指出,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最終目標。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離不開“多證合一”等改革中相關部門深度合作,提高效能。
如何讓“減證”真正實現“簡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對部門銜接、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啊嘧C合一’后,企業在辦理登記時,采集的企業基礎信息,滿足不了稅務部門的征管要求。所以有時還需納稅人再到稅務局補錄數據?!毙郯残聟^容城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稅人員表示。
一方面,要優化部門銜接。促進信息采集從“給什么”向“要什么”轉變?!白C照‘合’了,統計口徑、標準要求也要‘合’起來?!倍悇湛偩终{研組表示,明確需求清單,盡可能實現基礎信息采集在第一階段完成,最大限度方便納稅人。
另一方面,要完善反饋機制?!捌渌块T傳遞過來的數據,哪些容易出錯,及時反饋有利于實時了解情況,有效降低數據差錯率?!倍悇湛偩终{研組表示。
同時,還需強化信息共享。通過創新部門合作方式,擴大稅務部門獲取信息渠道,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為企業辦稅提供便利化服務。浙江省地稅局聯合浙江省國稅局、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浙江國地稅聯合電子稅務局”和“支付寶”上開發“三方協議”網簽系統,納稅人不跑“馬路”、只跑“網路”,線上就能完成“稅務—銀行—稅務”的流程,大大方便了納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