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政府網站,既是電子政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子政務發展程度的主要標志,在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各級政府網站以服務為中心,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政府網站管理和運營的新形式、新方法,最佳實踐也在逐步成型。2011年“第六屆中國特色網站評選”活動共有74家單位獲獎,其中9家單位獲得最佳實踐案例獎,9家獲得運維管理獎,8家獲得服務創新獎,9家獲得品牌欄目獎,7家獲得用戶體驗獎,7家獲得用戶滿意獎,25家獲得特色提名獎,獲獎單位中分別涵蓋了不同行政級別的政府網站。
“運河之都·濟寧中區”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cnsn.gov.cn/)“在線即時交流頻道”——處處體現政府的親民、為民和利民風范,從給書記寫信到行政效能投訴電話和組織部干部監督電話公開亮相,從網上咨詢的問題一一即時答復,到投訴監督事項的件件辦理,充分體現了本區政府對市民心聲的重視,也足以體現本區網站在政民互動欄目中的杰出表現和特色亮點。在本屆評選中榮獲“品牌欄目獎”。如下是國脈互聯政府網站評測研究中心提供的獲獎說明,轉載請注明。
“運河之都·濟寧中區”政府門戶網站首頁
濟寧市市中區地處“孔孟圣地、運河之都”山東省濟寧市核心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京杭大運河、古運河穿城而過,是元明清最高治運司運機構所在地,素有“中國運河之都”之稱。“運河之都?濟寧中區網”即濟寧市中區政府門戶網作為市中區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渠道,對于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接受公眾監督、改進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網站的設計充分結合了“運河之都”的品牌概念,美術設計基于藍色為主調,大量融入了大運河及水系設計元素,并設運河文化和歷史文化專欄,凸顯大運河風采和人文特色。百度和Google搜索“運河之都”均為排名第一,我網站使得“運河之都”品牌的形象和影響力得到強大提升。
網站首頁自上到下設“新聞中心、政務公開、在線辦事、政民互動、走進運河之都”五大板塊,功能服務清晰明確,對應板塊一目了然;開辟“市民、企業、投資者、旅游者”四個快捷頻道,分別對應四種不同需求訪問群體;并根據不同人群細分為“兒童、婦女、老年人、學生、農民、外來務工人員、殘疾人、低保戶、軍人、境外人士”10個綠色通道,提供相應的信息服務;在線辦事欄目分別面向市民和企業提供辦事指南、在線提報和預審批,并從教育、醫療、勞動保障、交通和公用事業五個重點領域,向公眾提供100項便民服務事項;為各類服務對象提供便捷的、實用的在線服務,強大的全文檢索系統為方便公眾查詢提供有力支持,多元化、多分類的網站設計充分體現了人性化特點。
網站群全面集成了“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區紀委、區人武部”六大班子、21個黨群部門、53個政府部門和9個街道鎮的子站點,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平臺、統一規范、統一管理,各部門按需進行權限分配,明確職責,細化分工,使全區各級各部門之間信息通信便利化、信息報送快捷化,機關作風高效化,同時節省了大量成本,是山東省西南部唯一實現站群之間數據整合和信息共享的縣級政府網站。
網站開設政民互動欄目拉近了政府與公眾的距離,區領導信箱的每一封信件都由領導本人親自批閱并由督查室督辦來信反映的問題;網上咨詢的信件轉交職能部門限時進行解答;監督投訴的信件直接交由紀委監察局,對違法違紀或不作為行為進行嚴厲查處;建言獻策的信件交由區政協提案委處理,并將可行方案提交區人大議案委進入調用范圍。將政民互動納入全區績效考核體系,對被舉報、投訴及解答不及時的單位進行通報,加強了機關行政效能,優化了發展環境,提高了公眾的參與熱情,增強了政府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