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加快官民互動、政民互動,以互聯網為載體,成為一種發展的必然?!比嗣窬W輿情監測室副秘書長單學剛今天在2012年全國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座談會上,就電子政務與政民互動與大家進行了交流。他介紹說,“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網民達到5.38億,明年1月份,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會公布下一年的中國網民報告,我預計中國網民應該會達到5.5億,甚至更多。上網普及率40%。在發達地區,比如北上廣這些地區上網普及率早已超過50%。網民越來越多,網上的話語越來越活躍,也改變了中國傳統上的社會輿論的構成?!?/p>
單學剛說,我們過去以報紙、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構成社會輿論、社會言論的主陣地。但是現在網民更喜歡上網瀏覽信息,更喜歡上網留言,更喜歡通過互聯網這種方便、快捷而又廉價的方式去和各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實現有序的互動?;ヂ摼W也直接拉近了官民間的距離,開創了很多全新的官民互動的形式,給大家提供了更多方便快捷而又廉價的方式??梢哉f,網絡和移動自媒體已經成為了社會輿情發酵和民意匯集的主旋律。
單學剛還介紹了一些如何與網民溝通呢的方法:
1、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尊重網民的理解和判斷力。網民的研究能力、歸納總結邏輯分析能力都很強。所以,公布情況要本著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原則,要以事實說話,要注意細節性的探尋,不要說一些似是而非、非常含糊,甚至是在基本的邏輯和事實上有些沖突的話,否則會引起網民的反感。
2、要直面社會矛盾,正視工作缺陷,注意不回避問題。坦率地承認問題一方面可以贏得網民的理解和贊同,另外也是和網民之間達成一致,慢慢地去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基礎。
3、堅持以人為本,注意說話的語境和措詞,不要說一些不合時宜、不合身份的話,或者與開辟官民互動渠道精神不符的話。
4、轉變文風,盡量使用網絡語言和大眾口語。在嚴謹和講原則的基礎上,也可以適當地增加幽默性,更加清新,甚至有一點賣萌的方式,反而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5、將心比心,學會讓步,積極尋求“次優方案”。有些時候有些僵持,可以換位思考,站在網民的角度,多去理解網民,學會讓步是取得平衡、達成一致的一個基礎。
6、積極調整策略,動態反應不僵化。要不斷地在實踐中,隨著實踐的發展,隨著問題的深化,不斷地修正自己的一些說話的方式方法。
7、就事論事,避免上綱上線,這樣才能夠贏得網民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