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香洲區正式開通珠海首個區級網絡政民互動平臺,包括網絡問政平臺和飯米粒網兩大子平臺。其中,“問政平臺”建立了政府與市民溝通的渠道,通過網上開展便民服務工作,解決了市民大部分投訴和社會管理熱點問題;而“飯米粒網”積極開展各項公益活動,熱心幫扶困難群眾,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快速反應機制整合服務資源

  2012年8月,網友“JP、Tan”在論壇發帖反映稱,紅山路香隆市場人行道上塌了一個直徑一米的洞,人來人往,容易受傷,建議相關部門及時修復。當天下午,城管部門便在飯米粒網上,將修復道路的整個過程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與網友互動。

  2012年3月份,網民“福溪小村民”在飯米粒網上發帖稱,福溪村路段沒有人行道,未設路燈,每天村民出行人車爭道,存在安全隱患。區長閆昊波看到后,特地就該問題到現場調研,當即要求區城管部門協調解決,保障附近居民特別是孩子們的出行安全。兩個月后,香洲區城管局回應,“該路段人行通道已經鋪設完畢,路燈也已經修理好,市民朋友可放心出行”。這一民生問題的解決,獲得市民高度稱贊。

  2011年8月28日上午11時,一位網民在香洲區問政平臺上反映華翠豪庭3棟頂樓天臺有人涉嫌違章搭建,半個小時左右,區委書記張宜生即作出批示,要求區城市監督管理局調查處理,并做好與網民的溝通解釋工作,隨后城管部門跟進處理并作出初步回應。

  經過兩年的實踐與探索,香洲區搭建了一個“剛柔并濟”的網絡政民互動機制,破解了基層部門職責分工需要協調配合和信息共享的問題,有效整合調動政府公共服務資源,集成全區各鎮街、區直各部門網絡端口共89個,并已配備了180人的網絡發言人隊伍,主要負責做好政務公開,在線受理、處理、答復網民反映事項,并組織開展網上宣傳引導等工作。

  愛心幫扶演繹雷鋒精神

  2012年8月31日,為給城市“美容師”提供一個喝水休憩的地方,飯米粒網組織開展“環衛愛心驛站”接力活動,引起市民強烈反響,近100家愛心組織或商鋪報名響應號召。在炎熱的夏日,為環衛工人送出一份份暖暖心意,感動了許多市民。

  飯米粒網通過論壇、官方微博和網友群等方式,充分利用互動平臺的優勢,精心策劃和組織實施豐富多彩的公益活動,傳達愛心,演繹新時代雷鋒精神,聚集了一大批熱心公益、積極幫忙困難群體的鐵桿粉絲。他們通過網站凝聚在一起,擔當公益力量和社會善治力量,而網站恰恰是其中的“粘合劑”。

  多平臺聯動豐富網站資訊

  除了微博報料外,論壇、網絡問政平臺同時也成為了香洲區采集民情信息的主要渠道,為市民打通政府部門經脈,整合出最熱門、最權威資訊,包括“飯米粒視頻”、“飯米粒新聞”、“飯團話題”、“飯團關注”、“社區新聞”等,豐富了網站自身。

  飯米粒網還依托論壇、官方微博、QQ群和“在線訪談”欄目,發掘和培育本土意見領袖,催生多元利益主體和意識主體參與社會共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