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擔心自己是永嘉戶籍,不能在市區給孩子辦理出生證,現在全市聯辦后方便多了?!苯?,在溫州市人民醫院住院分娩的張女士享受到了出生“一件事”的便利。溫州成為全省首個實現出生“一件事”多證聯辦全市通辦的地市。
換位百姓視角,夯實民生事項。今年以來,我市聚焦群眾關切,對包括“出生、上學、就業、結婚生育、置業、救助、就醫、退休養老、殯葬”9個階段的公民個人全生命周期進行“一件事”研究,梳理出24個聯辦事項,通過抓住關鍵環節、再造審批流程、深化數據共享、增強部門協作等,大力推進群眾“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涌現出一批富有成效的典型經驗做法。
這些做法,匯聚成溫州市民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新生兒辦證,全城通辦輕松多了
來自瑞安的二胎寶爸王先生,在市中心醫院 “一站式”辦理了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證、新生兒落戶……這樣的便捷來自于我市建成的出生“一件事”聯辦平臺。這一平臺在全市37家醫院的投入使用,不僅將出生醫學證明、預防接種、落戶、醫保參保登記、生育保險待遇申領、社保市民卡等6個事項整合成“一件事”,還將辦理時間從6個工作日壓縮到兩小時以內,辦理材料從29份減少至5份,實現了“多證聯辦+全市通辦”,全市范圍戶籍的新生兒可跨區辦理各種證件,極大方便了在市區分娩的郊縣群眾。
孩子入學,無須揣著資料來回跑了
今年升級的城區初中招生便民服務系統3.0版,通過數據共享自動完成學籍、戶籍、房產等信息的比對和核驗,基本實現無紙化報名,覆蓋了95%的申請對象。市民只需登陸“溫州市教育局”官網或關注“溫州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點擊“便民服務”中的“城區初中招生”就能報名。這項改革入選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展。下步,我市將全面啟用“溫州市幼兒園入園、義務教育招生管理系統”,實現全市學校招生、學生報名和錄取的“網上辦”“掌上辦”。
公租房申請,一張身份證就夠了
前不久,鹿城區松臺街道低保戶虞女士帶上自己和家人的身份證,花了不到5分鐘,就辦好了2019年度的公租房租賃補貼申請。這得益于溫州率全省之先實現的公租房申請“一件事”“一證通辦、一網通辦”。在全市推行以來,已辦理78365件公租房保障相關業務,平均每天辦理量達158件,審批時間從原來的90個工作日壓縮到30個工作日,最快8個工作日便可辦結。住房困難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大提升了。
辦理退休,跑趟人社部門辦妥了
作為全省退休“一件事”改革的試點城市之一,溫州率先啟動企業退休“一件事”聯辦,搭建的退休“一件事”聯辦平臺,將原來需要到18個部門分頭辦理的25個退休事項進行梳理、整合,構建了“一窗收件,一次申請,一站服務,統一反饋”的跨部門聯辦模式。辦理時限由原先20個工作日縮減到不超過5個工作日。
今年底前,全市范圍內所有人群都將享受到該項服務,并逐步實現“全城通辦”。
家人去世,喪葬手續簡化多了
我市依托喪事審批制度改革,精減流程、優化服務、減少費用,實現辦喪審批時間從原先的至少1天縮減至半小時,辦理環節從原先的至少跑5次減少至“只跑一次”或“零次跑”,辦喪時間大幅縮減?!耙郧耙k理一系列手續,要是材料沒帶齊,跑的次數就更多,現在很方便,省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闭劦缴砗笫罗k理的變化,市民楊先生深有感觸。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解決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痛點,正是溫州群眾“一件事”改革的關鍵理念。市委改革辦工作人員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改造優化群眾“一件事”辦事流程,主動探索梳理更多的“一件事”,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發展,不斷推出接地氣、解民憂、暖人心的創新舉措,讓改革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網+政務、營商環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數字政府周刊》、《數字政府白皮書2.0》、《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估報告》、《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50強優秀實踐案例評選研究報告》、《首屆(2018)中國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可通過電子政務智庫公眾號及微店在線購買,歡迎訂購。
微信掃一掃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