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的徐先生1月1日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四樓注冊大廳,領到了和美國朋友一起投資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營業執照,幸運地成為了《外商投資法》實施后第一個參與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的中國自然人。

上海頒首張中國自然人出資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執照

  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徐先生一直從事企業管理咨詢行業,熟悉國內市場并擁有投資實力,而他的美國朋友正好擁有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兩人一拍即合,想投資成立一家屬于自己的管理咨詢公司來服務外企客戶,但一直苦于法律法規不允許。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法》明確了中國自然人可以作為境內投資人投資外商投資企業,終于讓徐先生如愿以償。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去年,上海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和注冊資本均大幅增長,目前全市累計外資企業91000多家,注冊資本超過6400億美元。

  “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營業執照?!毙煜壬F場感嘆。讓他印象最深的是新法施行后,董事會不再是最高權力機關。

  據介紹,長期以來,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根據外資三法均以“董事會”作為公司最高權力機關。新法實施后,外商投資企業的最高權力機關將與內資企業保持一樣,改為“股東會”。這樣的變化,更有利于突出有限責任公司“資合”與“人合”相統一的法律屬性,進一步完善科學的公司治理結構。當然這樣的變化也會為中外雙方的合作帶來新的挑戰,存量中外合資、合作企業要早作準備。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外資三法施行近四十年來,“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已被市場廣泛接受和認可,但新法實施后,為了更好地體現內外資一致原則,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及其活動準則,將適用《公司法》《合伙企業法》等法律的規定,企業類型只區分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業,不再有“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的概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中國自然人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熱情也與日俱增。但由于外資三法采用列舉的方式,并未將中國自然人納入外商投資企業中方投資者的范疇,堵塞了中國自然人直接成為外商投資企業股東的通道。為此,新法積極響應了市場需求,明確了中國自然人作為中方投資者的合格主體身份,為充分釋放民間投資熱情,促進市場活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據了解,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對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變更一直實行逐案審批制,到了2016年全國版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出臺,對于負面清單以外的企業新設變更,開展備案制。新法在備案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企業辦事手續,強調建立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外商投資企業新設變更,無需再通過商務部門審批備案,直接通過中國上?!耙痪W通辦”平臺在線提交初始報告、變更報告,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在線提交年度報告,實現了市場監管、商務、外匯年報的“多報合一”,進一步簡化流程,方便辦事。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創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有利于上海擴大開放?!鄙虾J惺袌霰O管局局長陳學軍表示,“我們在學習新法后也作出了一些調整,例如擴大了企業登記的渠道,系統的優化,完善‘一網通辦’等。未來,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和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完)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