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貴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亮點紛呈、成績凸顯。

  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一環以及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路徑,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不斷加強平臺建設、推進改革創新、鞏固提升服務質量。其中,在線平臺帶動政務服務效率明顯提高,群眾用網滿意率達91.3%。

  這一年,全省各級政務服務部門持續轉變政府職能、保障新舊動能轉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走在前列,取得的成績得到各方肯定:在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中,督查組對貴州統籌“一云一網一平臺”建設提升“一網通辦”效能的做法給予肯定,并將其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好差評”在全國率先建成運行,國辦多次予以表揚并列為試點示范;在國辦開展的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貴州連續三年位列全國前三……

  加強平臺功能建設 群眾辦事更貼心

  “太方便了!走進省政務服務中心又整潔又敞亮,各個辦理點的辦理流程一目了然,從辦理事項告知到辦理結果的郵遞‘到家’,政務服務中心的‘一條龍’服務,真正為企業節約了時間、節省了成本?!?月10日,對于趕在春節前辦理企業登記證的劉明華來說,當聽到只需提交相關材料給市場監管窗口,自己只等領證即可時,高興極了。

  作為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生動實踐,2019年,全省各級政府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持續發力,在線下加強實體政務平臺建設,讓群眾和企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在線上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大力推進“一網通辦”,逐步打通“信息孤島”,構建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

  實體政務平臺更加夯實。經過五年的標準化建設考核,貴州各地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不斷壯大完善,2019年新改擴建投入使用大廳26個,取消部門自建分廳238個。截至目前,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總體投入達12億元,全省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面積達60余萬平方米,較開展標準化建設前增長了近3倍;省級統籌全省六類事項進駐綜合性實體政務大廳,新增進駐事項1500多項,是事項進駐最多的一年。

  網上辦事平臺更加堅實。截至目前,貴州政務服務網覆蓋五級4027個部門、60萬個事項,11萬審批人員在“一張網”為民辦事。在升級電子證照批文庫、政務服務事項庫等7個系統基礎上,新建中介服務、“互聯網+監管”等44個系統。2019年辦件量達3131萬,同比增長63.6%;注冊用戶2740.1萬,同比增長9.62%;活躍用戶680萬,同比增長11.17%;全省“零跑腿”事項達4.5萬項,手機可提交申請事項234項、查詢事項208項;省級網上辦理率達83.84%,同比增長15.34%。

  創新平臺服務功能 服務體驗更優化

  2019年,貴州省政務服務中心緊緊圍繞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管理,創新服務舉措,著力促進政務服務各項工作提檔升級,全面提高政務服務效率和透明度。

  扎實推進“一網通辦”。已完成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年底前省級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100%”的目標,在省級示范帶動效應下,各市縣積極推進并不斷擴大網上可辦范圍和深度,市縣網上可辦率平均達91.64%。

  省級12345政府服務熱線暢通。截至目前,共接到群眾來電10000余通,來電接通率保持在95%以上;受理9318件,在線解答8267件,轉辦1051件,辦結8923件,辦結率達95.76%,群眾滿意度達95.9%。

  穩步推進“一窗”受理?!扒芭_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省級大廳“一窗”改革正式啟動運行,市縣“一窗”分類受理比例達78%,超額完成國家要求任務。

  深入推進“套餐服務”。為了將群眾辦成“一件事”涉及的多部門、多事項整合打包,在最大限度上壓縮時限、精簡材料,2019年,全省共推出40余種通用性“集成套餐”,200余種民生類、熱點類、營商環境重點項目類“特色套餐”。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貴州省政務服務網“淘寶式”門戶正式上線,在“一云一網一平臺”工作機制的有力導引下,精心規劃建設的政務服務“淘寶式”門戶上線運行,實現了平臺免密安全登錄、智能輔助導辦、精準推送服務、表單智能填寫,群眾用網滿意率達91.3%。

  轉變平臺服務方式 服務品質再提升

  政務服務中心是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管理創新的重要載體和有效形式。

  2019年,貴州不斷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通過清理下放審批事項、優化審批流程、創新審批方式,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優化營商環境,方便企業群眾辦事。

  變“政府端菜”為“企業點菜”。在全省范圍內推出企業定制政務服務,聚焦企業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審批手續繁雜、審批流程冗長等問題,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并聯審批、審批代辦等服務,有效診治企業辦事過程中各類“疑難雜癥”。

  變“分窗服務”為“暖心服務”。以“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名義下發《關于印發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推出“暖心”服務舉措及事項的通知》,統籌各部門的零散服務為組合服務,推出企業開辦印章刻制費用政府買單、“局長”進大廳、小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等59項“暖心”服務舉措和煙草零售許可證全程網辦等70項“暖心”服務事項,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便民利企“大禮包”。

  變“群眾跑腿”為“郵政速遞”。推進政郵合作,在全省104個中心實現“政府買單、免費郵寄”,通過郵政速遞提供材料攬收和證照批文寄送服務,減少企業群眾跑腿次數和辦事成本,2019年共計服務29.5萬余件,為企業群眾節約“路費”等成本1630萬元。(記者 馮倩 實習生 夏磊)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