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編制本年度報告,現予以公布。本報告所列統計數據的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電子版可從國家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s.gov.cn/)下載。

  一、總體情況

  2019年,國家統計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條例》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群眾關注關切,加大統計數據發布解讀力度,強化決策執行公開,推進統計重點領域公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規范,加強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政府信息公開質效不斷提升,統計信息服務社會公眾能力有效提高。

 ?。ㄒ唬祿l布解讀有力有效。

  1.統計數據發布持續加強。一是及時發布統計數據。嚴格按照《2019年國家統計局主要統計信息發布日程表》發布數據,全年國家統計局共發布新聞稿205篇,組織新聞發布會12場。二是積極拓展發布內容。新增發布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收支情況數據;在國家統計數據發布庫中新增限額以上零售業中的超市等業態零售額增速、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等指標;發布《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三是豐富完善統計資料出版。完成《中國統計摘要2019》《中國統計年鑒2019》和各專業統計年鑒的編輯出版,提前完成國家統計數據發布庫中統計年鑒數據加載工作;首次編制出版《長江經濟帶發展統計年鑒》。四是加強英文版網站內容建設。對我局信息發布日程表中數據做到24小時內翻譯和發布,更新國家統計局英文版網站的中國國家綜合數據頁(NSDP)80次,公布統計指標數據204個。

國家統計數據發布庫

  2.數據解讀和輿情回應及時有效。完善數據解讀機制,在數據發布的同時主動開展解讀,全方位反映經濟運行態勢。強化關鍵時點權威發聲,每季度在《求是》雜志刊發國家統計局主要負責人署名文章,加深社會各界對經濟形勢的了解,有效引導社會預期。圍繞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科技投入公報、創新指數和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經營情況等信息的發布,聚焦社會關注熱點,做好分析解讀,進一步提升解疑釋惑的有效性。采取多種方式開展輿情監測,及時回應社會熱點問題。通過署名文章、微博微信等多種方式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以權威聲音引導各界全面準確看待我國經濟形勢。2019年國家統計局發布各類數據解讀稿145篇,通過《人民日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等刊發文章58篇。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2019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接受采訪

  3.重大國情國力普查信息公開不斷加力。一是發布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舉辦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7個全國經濟普查公報,大幅增加總量指標和結構指標。密切關注輿論動態,加強經普數據分析解讀,向社會公布經普系列分析報告。制作形式多樣的宣傳產品,加大對普查結果的宣傳。二是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宣傳?!秶鴦赵宏P于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印發后,國家統計局通過答記者問和專家解讀等方式積極做好解讀回應。啟用“中國人口普查—2020”標志,人口普查專題網頁和宣傳畫、宣傳片、廣告片等的策劃工作已正式啟動。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新聞發布會

  4.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發展成就宣傳有聲有色。一是發布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23篇,并通過各大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多篇報告內容在央視黃金時間播出,中國政府網、人民網、學習強國等各大媒體和平臺轉載并開發利用。二是國家統計局領導接受央視、央廣、澎湃新聞等媒體專訪,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展成就。三是編印大型書籍《輝煌70年—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1949—2019)》,運用豐富翔實的資料、數據和圖表,從統計視角系統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的輝煌成就。四是充分挖掘統計資源,積極參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展覽制作和央視、光明日報、人民網等中央媒體“新中國70年”重要節目制作等。五是開發系列新媒體產品,制作反映工業發展巨變、人民生活變遷、消費市場欣欣向榮、服務業不斷壯大和農業農村事業扎實推進等內容的視頻和圖解等產品,新穎地展現新中國70年來發展成就。

 

展現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

  5.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取得新進展。一是微觀數據實驗室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已有59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通過認證,微觀數據實驗室收到272位研究人員的在線申請,接待959人次現場使用數據。二是微觀數據開放領域不斷拓展,新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14—2016年企業跟蹤調查季度數據、2013年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2016年農業經營戶普查等微觀數據。三是推進高校微觀數據實驗室建設,成立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大學數據開發中心,與清華大學合作成功舉辦首屆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國際研討會。

國家統計局、清華大學主辦首屆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國際研討會

  (二)統計決策和執行公開穩步推進。

  1.廣泛聽取統計立法工作意見建議。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積極推動《統計法》修改工作,在修改過程中廣泛聽取基層和統計調查對象的意見建議,充分聽取專家咨詢組成員的學術性意見建議,委托中國人民大學等7所高校開展專項課題研究,邀請統計和法律領域專家建言獻策,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2.實施統計執法和行政處罰信息公開。一是主動公開并嚴格執行統計執法“雙隨機”抽查辦法,2019年對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和應縣、長治市潞城區和襄垣縣等36地進行了“雙隨機”抽查。二是制定實施《國家統計局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辦法(試行)》,及時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行政處罰信息”專欄公示國家統計局立案調查的企業行政處罰信息。三是認真做好統計違法舉報受理工作,實現受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2019年國家統計局共收到并處理各類舉報400件。

 

國家統計局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專欄

  3.推進統計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和違法案件曝光。制定印發《企業統計信用管理辦法》和《統計從業人員統計信用檔案管理辦法》。公示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227家。開設“人員失信公示”專欄并推動各省級統計機構完成公示專欄建設。繼續推動統計違法案件曝光,2019年在國家統計局網站“曝光臺”通報曝光山西省應縣等2起重大統計違紀違法案件責任追究情況,四川省廣漢市等9起經濟普查違法案件,天津市武清區等23起轉交后超期未報送責任人處分處理結果的案件。

  (三)統計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健全規范。

  1.統計標準和調查制度公開。一是繼續推進國家統計分類標準和國家統計調查制度公開。2019年制修訂并公開《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等7項國家統計分類標準,公開32項國家統計調查制度簡明版本,進一步豐富公開內容。二是推進部門和地方統計調查項目信息公開。按月發布部門統計調查制度審批備案情況和調查制度主要內容,定期公開經審批的地方統計調查制度情況及主要內容。

  2.財務和資產信息公開。一是依規公開“三公”經費和預決算信息。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和財政部“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公開國家統計局2019年部門預算和2018年部門決算。二是積極推進政府采購信息公開。通過“中國政府采購網”和“中央政府采購網”向社會公開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文件、招標中標和成交結果等相關信息。

  3.重要人事和公務員考錄等信息公開。公開局機關及事業單位招錄公告8條、重要司局級干部任免信息10條。發布在京直屬企事業單位招聘公告公示16條,并按要求公示接收高校應屆畢業生情況。按照有關規定,在國務院軍轉辦網站及時發布接收軍轉干部信息,在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及時公示公務員招錄信息。按時披露中國統計出版社有限公司負責人2018年薪酬情況。

  4.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結果公開。國家統計局高度重視建議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監督,全文公開涉及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社會關切的16件建議提案辦理復文。

 ?。ㄋ模┱辗漳芰Σ粩嘣鰪?。

  1.扎實推動行政許可事項公開。一是正式開通運行涉外統計調查機構資格認定平臺,申請機構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通過平臺在線辦理涉外調查許可證的申請、延續和變更等業務。二是涉外統計調查機構資格認定平臺實現與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對接,減少調查機構申報負擔、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的同時,方便了部門間的信息共享。三是依法依規公開與行政許可事項有關的法律法規、審批依據、服務指南、通知公告、監督舉報方式等信息,保障申請機構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四是實時更新、動態調整行政許可信息。2019年,向131家機構頒發涉外調查許可證,批準60家機構延續涉外調查許可證有效期,取得涉外調查許可證機構名單在國家統計局網站及時公布。

國家統計局涉外統計調查機構資格認定平臺

  2.暢通統計咨詢服務渠道。一是提供多渠道服務方式,便利公眾獲取統計信息并提出意見建議。2019年,國家統計局通過電話咨詢、網站“統計咨詢”欄目、電子郵箱、“局長信箱”、新媒體平臺“互動”等渠道,共為社會各界提供統計信息咨詢服務14152人次。二是完善公眾自助查詢服務內容。在統計咨詢欄目增加“統計咨詢問答”,方便公眾自行查找統計數據。根據最新社會經濟數據,及時更新補充電話自助語音播報系統和網站“常見問題解答”欄目內容,幫助公眾獲取統計資料和了解統計知識。三是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統計咨詢服務調查問卷,及時了解公眾對數據發布、統計服務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不斷提升服務針對性和有效性。

統計咨詢欄目“統計咨詢問答”

  3.做好統計聯網直報系統支持服務。2019年,共提供聯網直報電話技術支持15.5萬次,解決各類咨詢問題8.7萬條。做好統計聯網直報門戶網站的內容管理和運行維護工作,及時更新有關信息。

 ?。ㄎ澹┬畔⒐_平臺建設不斷優化。

  1.加強門戶網站建設。及時維護信息公開專欄,增加行政處罰等分類信息。加強網站內容建設,先后開設“2019全國兩會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等專題專欄。在網站顯著位置鏈接“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完善規范“我為政府網站找錯”監督平臺辦理工作流程,按期辦結率100%。做好政府網站域名集中清理、調查隊系統門戶網站域名規范、IPv6(互聯網協議第6版)改造后續工作。

  2.拓展新媒體平臺應用。一是加強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與門戶網站、新聞發布會等平臺的系統聯動,及時發布統計信息,并做好新聞發布會現場“微直播”。二是不斷推動新媒體平臺的數據可視化和統計科普宣傳。策劃推出《關于平均工資的幾個真相》《主營業務收入變為營業收入,兩字之差有啥區別》《[微科普]“可支配收入”就是拿到手的工資嗎?》等系列產品,用圖解、動畫、漫畫、視頻、小游戲等通俗易懂、直觀展現的方式開展數據發布和解讀,消除誤解誤讀。三是增強新媒體平臺互動性,多角度宣傳統計法治和統計文化,提高宣傳效果。

“統計微訊”新媒體產品

  3.持續打造多元化公開平臺。一是完善數據發布工作機制,深入研究用戶需求,推動統計數據發布庫升級改版。二是以“堅守統計初心,踐行時代使命”為主題,舉辦第十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從統計人的初心使命出發,充分展現統計人牢記為國為民使命、不斷創新進取的精神風貌,生動展現統計改革發展新成果。三是加快推進微觀數據開發應用系統改造并取得階段性成果。

 ?。┬畔⒐_工作基礎不斷夯實。

  1.修訂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將推進政務公開寫入國家統計局工作規則。根據新修訂的《條例》,進一步完善國家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工作要求,修訂印發《國家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規定》,明確職責分工、工作程序和監督保障機制。完善統計信息發布解讀相關制度和管理要求,規范地方統計信息發布工作。強化監督考核,堅持將開展政務公開工作情況作為各司級單位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

  2.完善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修訂完善國家統計局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優化辦理流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內容和樣式,實現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及時接收、依規辦理、答復規范。優化國家統計局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功能,實現依申請公開業務辦理進度在線查詢。加強與申請人的溝通和對申請情況的匯總分析,充分了解公眾需求和關注熱點,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實效。

  3.加強信息公開工作指導和培訓。加強對統計系統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工作的指導和培訓,組織舉辦培訓班,邀請專家解讀新修訂的《條例》,并就政府信息和政務公開有關工作要求和具體實務進行講解。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image.png

image.png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image.png

image.png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image.png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

2019年,國家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但還存在公開基礎工作不夠扎實、統計數據發布解讀力度需要持續增強、公開平臺仍需進一步優化等問題。下一步,國家統計局將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強工作基礎,推進信息公開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將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作為推動構建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的重要內容,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和結果全過程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加強政府信息管理,調整更新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提高信息公開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根據統一部署,推進統計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繼續加強對統計系統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管理和指導,強化統計系統政府信息公開意識和公開能力。

(二)加大數據發布解讀力度,提升宣傳回應質效。繼續推進統計數據公開,增加發布內容,充分展現經濟運行中的新亮點新變化新特點。加大統計數據解讀力度,適度增加召開專題發布會和媒體吹風會的頻次。推進專業數據解讀通俗化,實現更加靈活和直觀的數據解讀形式。積極有效回應社會關切,及時解疑釋惑,幫助社會各界科學認識統計,準確判斷形勢,更好地發揮穩定和引導預期的作用。嘗試對重大指標數據發布開展受眾分析,挖掘和把握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增強公開針對性、實效性。繼續加強微觀數據開發應用,拓展微觀數據開發開放領域,推進統計數據更好服務社會公眾。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脫貧攻堅普查宣傳和信息公開。

(三)加強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優化信息公開專欄。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特別是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優化欄目設置,及時更新維護公開信息。加強網站功能和專題專欄建設,進一步完善互動交流欄目,優化智能搜索模塊。加強新媒體平臺統一策劃,深化媒體合作,增強對統計新媒體微矩陣的技術支持,持續優化上下聯動的工作模式,不斷提升統計系統新媒體應用水平。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責任編輯:hong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