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確保相關稅費優惠政策落細落實,稅務總局決定以“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為主題,從4月1日起啟動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把“帶溫度”的稅費優惠政策送到每一位納稅人、繳費人的手中。
延長4月份納稅申報期限至4月24日
“稅務總局決定延長4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將截止日期統一由4月20日延長至4月24日?!眹叶悇湛偩指本珠L任榮發31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很多納稅人是按季來申報的,國家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大量納稅人將在4月份納稅申報期集中體現享受。
任榮發說,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分3批推出54項辦稅繳費服務措施,在鞏固已有成效的基礎上,將再推出一批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措施。
“比如將這次稅收宣傳月的時間由傳統的一個月延長到50天,在4月1日至5月20日持續開展宣傳活動,以促進政策落實和服務優化?!比螛s發說。
今年前兩個月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先后出臺4批21項稅費優惠政策。國家稅務總局總審計師王道樹表示,據統計,今年1至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
其中,2020年新出臺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王道樹說,隨著4月按季申報“大征期”的到來,企業享受減稅降費的統計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主要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翹尾新增減稅1365億元,降低社保費率翹尾新增降費848億元,減征文化事業建設費、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翹尾新增降費28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其他繼續實施政策,減稅降費197億元。
盡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進程有快有慢,內外資企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不同程度面臨資金、原材料等困難。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所有市場主體提供優質的稅費服務。
——穩外貿穩外資推出“硬措施”。王道樹介紹,近期,稅務總局會同財政部聯合制發公告,提高1464項產品出口退稅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推出出口退稅事項全流程“非接觸式”辦理措施,自2月10日實施以來,共為將近23萬戶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2040億元;對于正常退稅業務的平均辦理時間再提速20%,即從2019年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8個工作日以內。
——疏通產業鏈的“堵點”。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說,各地稅務部門在依法保護納稅人商業秘密、尊重市場規則的前提下,依托各地稅務部門的信息平臺,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精準匹配供應商。在征得供需雙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應方的信息,在供需雙方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實現產銷對接。截至3月30日,各地稅務部門已為2600多戶原材料短缺企業匹配供應商4.5萬戶。
——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副司長韓國榮說,國家先后出臺降低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單位繳費,對中小微企業實施不超過5個月的免征等稅費優惠政策,2月份減免社保費達972億元;目前全國已響應小微企業訴求意見6000余條;與金融等部門聯合深入開展“銀稅互動”活動,助力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
著力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疫情的發生給稅收征管服務工作帶來很多新挑戰。
韓國榮介紹,稅務部門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目前,大部分地區企業90%以上的涉稅業務均可在網上辦理。發布會現場,北京市海淀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主任黃海霞表示,目前,海淀區稅務局主要業務的網上辦理率達到99%。
韓國榮說,從2月1日至今,全國共有255萬人次選擇“預約辦”服務,較上年同期提升近30個百分點。
任榮發說,4月1日起,稅務部門將擴大新辦納稅人免費領取稅務UKey試行地區,下大力氣解決稅控設備第三方收費問題,加快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進程,力爭年底前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嚴格依法依規進行稅費征收,牢牢堅守不收“過頭稅費”的底線,做到該減的減到位、該降的降到位、該免的免到位、該緩的緩到位、該延的延到位、該退的退到位,切實保障納稅人、繳費人的合法權益。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