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網信辦官網發布第三批共224個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至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達730個,相關服務遍布24個省市。全國大多數省市均有區塊鏈信息服務,產業化進程進一步推進。
從地域分布來看,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主要聚集在“北上廣浙”四地,占備案總數近80%。記者統計發現,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備案區塊鏈信息服務共計571個,占備案總數的78%。
整體來看,中西部地區正在迎頭追趕,將區塊鏈視為彎道超車的新賽道。從前三批備案數量來看,四川、湖南、重慶等地均躋身于前10位,逐步縮小了與發達地區的差距。
北京備案數量居首
第三批備案名單中,北京以83個備案數量的絕對優勢占據首位,廣東以44個備案數量次之,浙江、上海分別以27個、17個備案數量位居其后。
引人注意的是,第三批備案名單中區塊鏈創業企業明顯增多,尤以浙江最為突出。浙江不僅有阿里、網易等互聯網巨頭,還有趣鏈科技、復雜美等知名區塊鏈創業企業。對于此次備案的“面向企業的極速可編程底層區塊鏈技術平臺”,趣鏈科技副總裁匡立中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平臺是國內首批通過工信部標準院與信通院區塊鏈標準測試并符合國家戰略安全規劃的區塊鏈核心技術平臺,具備自主可控、高效易用、高可擴展、安全合規四大特征,并在2019年中國信通院區塊鏈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中均名列第一。其技術現已應用于金融、政務、電力、司法、制造、農業、軍事、社會治理等關鍵場景中?!?/p>
河北金融學院教授趙永新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北上廣浙”等地的區塊鏈產業發展水平較高的原因是,一方面,上述經濟發達地區思想觀念超前,對于區塊鏈接受程度高;另一方面,區塊鏈相關政策出臺早且扶持力度大,同時人才和技術基礎較為雄厚,具有產業協同作用。另外,從政府服務職能提升到企業轉型升級,以上地區區塊鏈的作用得到市場認可,并逐步落地。
商務部CECBC區塊鏈專委會副主任、數字經濟商學院院長吳桐對記者表示,“北上廣浙”是國內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的核心聚集區,具有較強的原創技術研發能力、較為健全的產業生態和良好的行業氛圍,是將區塊鏈納入新基建定位落地的核心力量。
川湘渝闖進備案量前十
從前三批備案的整體情況來看,多個中西部省份正在加速布局?!爸形鞑康貐^十分重視區塊鏈在經濟社會中發揮的重要效應,正在大力推廣區塊鏈應用,將區塊鏈作為彎道超車和消除數字鴻溝的重要工具?!眳峭τ浾哒f道。
雖然與“北上廣浙”等地有不小的差距,然而四川(14個)、湖南(13個)、重慶(11個)三地的備案區塊鏈服務的數量位居全國前十位。
在今年的地方發展規劃中,區塊鏈作為重要的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比如,重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四提“區塊鏈”,不僅要在產業轉型升級中出臺區塊鏈相關專項政策,還要提檔升級區塊鏈產業創新基地,促進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更要建設以AI計算、區塊鏈等為支撐的賦能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有著“區塊鏈之城”之稱的湖南婁底市在區塊鏈探索上卓有成就。湖南省區塊鏈產業園(婁底萬寶)是湖南首個省級區塊鏈產業園,婁底市編制了《婁底市區塊鏈產業發展規劃》,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信息共享平臺”榮獲第四屆中國“互聯網+政務”優秀實踐案例50強。
“婁底市發展區塊鏈具有鮮明特點,主要提出‘以應用場景換產業’模式,也是國內典型的帶項目、帶應用場景進行產業招商的城市?!眾涞资袇^塊鏈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執行副主任謝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對引進的企業有明確的目標,這要求有很好的場景謀劃能力和商業模式構建能力,能夠說服技術研發企業接受我們提出場景和商業模式,企業入駐后,我們會幫助企業協調產品落地并快速迭代,形成商業模式的閉環,進而實現快速復制效應”。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