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海市政府對外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點》。
今年的《工作要點》從八個方面對深化“放管服”的改革工作提出了要求:助力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更大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著力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大力支持重點區域改革創新,強化對改革的支撐保障。
所謂“放管服”,就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其中,“放”是指中央政府下放行政權,減少沒有法律依據和法律授權的行政權,理清多個部門重復管理的行政權。2020年《工作要點》提出,將在行政審批和投資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的進一步改革。
工程項目通過“一網通辦”線上“一口管理”,各類材料數據線上“一口報送”。對小型工業項目、既有建筑改造項目,上海繼續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在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實施一次申請、一次發證,實現審批服務總時限不超過30天。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放大“特斯拉”改革帶動和溢出效應,深入探索區域評估、標準地供地、告知承諾等審批創新。國產“特斯拉”項目從項目簽約到工廠竣工,再到交付15輛國產特斯拉汽車,僅用了一年時間。
另一方面,曾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開展試點的“證照分離”改革,2020年下半年即將在全市全面推開。全市企業都可根據申報項目實際情況,以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等方式,分類享受優化審批服務。
為進一步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針對市場準入、資質標準、產業補貼等方面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上海將對2019年12月31日前出臺的政策措施進行清理。
“管”是指政府部門要創新和加強監管職能,利用新技術新體制加強監管體制創新。2020年《工作要求》提出,既要從體制上構建事中事后監管體系,也要在手段上積極利用“互聯網+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
技術上,上海將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建立完善相關風險預警模型,加強風險預警、研判和處置;人力上,科學合理安排隨機抽查和聯合抽查,讓監管常態化。同時,對于食品、藥品等重點方面,也要提升監管能力水平。
對于企業和社會組織,《工作要求》提出要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出臺上海市加強信用監管的實施意見,并進一步完善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黑名單”制度。
“服”是指要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服務意識,提升政務服務效率。2020年《工作要點》提出上海將固化細化疫情防控期間優化審批服務的經驗做法。疫情期間實現的線上自助辦、遠程辦和線下即時辦、一次辦的事項,即將成為今后的常態,確需提交紙質材料原件的事項也可以實行告知承諾、先行辦理。
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醫療健康與公證服務兩方面的改革也在這次《工作要點》中有所體現。
2020年,上海將穩步推進將“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結算,合理確定“互聯網+醫療”價格及醫保支付政策,并加快推進本市公立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醫學檢驗結果互聯互通互認,進一步優化簡化診療付費流程。
同時,進一步優化上海長三角異地結算信息平臺,支持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之間實現異地門診結算互聯互通,提高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比例。
在公立醫療系統以外,上海還將推進社會辦醫發展,鼓勵連鎖化、集團化、品牌化,并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和普惠性托育服務,豐富“一老一小”兩頭的供給。
《工作要點》明確了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時間表:各區、各部門的工作推進落實情況要分別于6月20日、9月20日前報送市審改辦,全年工作總結于12月10日前報送市審改辦。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