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在上海代表團組織的第三場視頻采訪中,三名全國人大代表通過視頻攝像頭,就“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的話題,和媒體記者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一網通辦”
了解110萬戶企業需求
關于“一網通辦”在新冠疫情期間的應用場景,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陳靖有諸多切身體驗。
對于企業的云走訪是上海在疫情期間的一大亮點?!爸饕抢谩痪W通辦’當中一些企業的專屬網頁,分類型地向他們發放問卷,了解他們的一些困難和訴求?!睋?,上海對中小企業發放的問卷,前后大概涉及到110萬戶企業?!巴瑫r,我們通過‘一網通辦’和企業服務云收集的由企業提出的問題大約有4.5萬個?!标惥副硎?,“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門別類,能夠回答的就及時回答。需要協調的話,我們會盡快給到各個委辦局,或者相關的一些區縣?!?/p>
對于這些受到企業肯定和歡迎的做法,陳靖表示:“我們會堅持做下去,而且爭取越做越完善?!?/p>
隨申碼是另一個“一網通辦”在疫情期間的應用亮點。陳靖記得,2月16日,隨申碼正式推出。上線兩個月后,隨申碼的調用已經有約5.2億次,而且成為了社區、商家安全管控的“神器”。很多居民表示,隨申碼已經成為了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健康身份證。
“隨申碼會引發如此廣泛的應用,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這是一個危中尋機的典范?!睋惥附榻B,隨身辦APP在推出隨身碼時,實名注冊用戶數是1024萬,“這是過去16年的努力積累起來的,我記得第一個10年是200萬,后面6年又增加了800萬?!?/p>
而在推出隨申碼后不到兩個月,隨申辦APP的實名用戶就增加了1200多萬,“也就是說,兩個月的增長,走完了我們過去16年的路的總和?!?/p>
對于隨申碼未來的應用場景,陳靖表示,目前它還只是一個健康碼,之后隨申碼將會與健身、教育、養老等各種各樣的便民服務相關。
“一網統管”
算出群租疑似案例
不同于“一網通辦”是面向市民方便辦事,“一網統管”更偏重于政府的有效治理。關于“一網統管”的應用場景,全國人大代表、浦東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杭迎偉舉了兩個生動的實例。
群租和渣土車,一個是困擾市民多年的問題,一個是在城市治理中長期存在的難題。
“針對群租現象,浦東新區城運中心建立了一個應用場景?!焙加瓊フf,“我們用水、電、煤的數據,以及戶型、實有人口等數據建立了一個模型,通過這個模型的計算,能夠非常精準地導出疑似群租的案例,然后我們再實施管理閉環。通過這樣的閉環,能夠對問題進行實時處置?!?/p>
據他介紹,浦東每天有1000多輛渣土車在城市道路上運行,會產生揚塵的問題,也有跑冒滴漏的問題。
“我們以前的管理手段,更多的是通過人工布防、蹲點值守、截停處置?!彼f,“現在通過城運中心應用場景的提升,已經實現了空中布防、全時監管、智能推送,有效解決了渣土車揚塵和跑冒滴漏的問題?!?/p>
杭迎偉表示,這些案例也表明,在推動“一網統管”的進程當中,政府更加注重三用和三化,“三用指堅持實戰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三化指管理要素標準化、管理方式智能化、流程管理閉環化?!?/p>
將啟動個人信息保護立法
關于“一網通辦”運行過程中,如何保障市民個人信息安全,也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陳靖代表表示,上海今年將會啟動整個信息安全,包括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政府規章的立法活動?!巴ㄟ^政府的規章制度,通過相關的措施,讓群眾的信息,讓群眾的隱私得到更好的保護?!?/p>
在全國人大代表、致公黨中央委員邵志清看來,這是一個如何尋找平衡點的問題:“我既提倡各類數據應該流通共享,又提倡個人信息要加強保護?!彼M一步表示,“其實我們立法、立規章就是想在這里面找到平衡點”。
邵志清指出,事實上,利用大數據的過程中,涉及到公民隱私是不可避免的,“在法律規定下,為了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是可以這樣采集的,但需要遵守一個原則,就是合理地最小化運用?!?/p>
所謂合理,在他看來,就是政府要有相應規章,要滿足政府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去采集公民信息。所謂最小化,他認為,就是不能過度,不能濫用。
同時,他表示,強調保護個人信息也不是說什么都不去做了?!艾F在是大數據時代,我們一直講人工智能需要料,這個料如果不去釋放出來,市場就沒有活力,創造性也就沒有?!?/p>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