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充分發揮“數字政府”的潛能,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為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我市做好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和項目建設提供了優質服務和堅強保障。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今年一季度,市政務服務大廳共受理各類辦件5.21萬件,市交易中心完成入場交易項目1527宗,按時辦結率為100%,實現零投訴、零超時。

20200528161701_5bmdfkloik.jpg

 市民在辦理相關業務。

  在疫情期間,這些事項的順利開展,得益于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狠抓各級政務大廳和交易中心對外服務,做到窗口、人員、事項、時間不減,辦理效率和服務質量不降低,保障了我市重點項目順利開展。

  同時,推進復工復產扶持政策“標準辦”,將市政府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9條梳理形成企業復工復產扶持政策事項清單。開設綠色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壓縮審批時限實行“馬上辦”,目前已為企業辦理許可、備案20項,其中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

  該局充分利用大數據助力疫情防控,建設“韶關戰疫”微信小程序,開通“粵省事”疫情防控專區,實現我市定點醫院與省衛健部門、醫院的互通互聯。據統計,通過“韶關戰疫”微信小程序,累計為13.5萬人次配送口罩167萬只,采集到居民個人健康自查數據54.5萬條,收到市民入粵登記數據8萬多條等。

  持續打造政務服務新高地

  今年4月,為進一步擴大政務服務的渠道和半徑,打造百姓身邊的“政務服務大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創新政務服務模式,與韶關建行聯手推進政務服務事項進網點工作。

  目前,市、縣行政區域建行31個網點、100多臺智慧柜員機已實現近百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和金融服務進駐,涵蓋社保、稅務、公安、民政等13大類。市民只需到就近的建行網點就可以輕松辦理一批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高頻政務服務“就近可辦、多點可辦”和24小時不打烊,群眾可更好地享受到“數字政府”建設和“互聯網+政務服務”發展成果。                                                                                                                                             

20200528161924_dbpjyqa1n1.jpg

從今年4月后,市民可就近到建行營業網點的智慧柜員機辦理相關業務。

  在市政務服務大廳不動產服務窗口,記者見到不少市民正在辦理不動產相關業務。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以前辦理一個不動產事務,需要跑幾個窗口,現在只需要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好。效率提高了很多,方便了我們百姓?!?/p>

  據介紹,為更好地推動“互聯網+不動產”改革,今年我市建設了新的不動產系統,全面優化了不動產辦理流程,在政務服務大廳建立了不動產綜合服務窗口,這個窗口可以實現,不動產交易、登記、納稅、繳費以及民生服務等一窗口式服務。辦理時間也由原來的5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申請材料壓縮了62.5%

20200528162113_tf64w36v36.jpg 

“互聯網+不動產”改革后,市民可一站式在不動產綜窗辦理相關事務。

  “一般的抵押登記在2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完成;市民不用像以前一樣跑多個地方,現在可一站式在不動產綜合窗口辦理二手房的網簽、備案、交稅和不動產的登記,時間從原來的1天壓縮到40分鐘左右即可完成……”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黃心妍向記者介紹。據統計,目前該平臺累計上線154個業務辦理場景,累計辦件2963宗。

  “今年,我市充分利用數據共享和電子證照等技術手段,推廣實施了‘免證辦’和‘郵遞辦’。頒布實施了169個免證辦清單、659個郵遞辦清單?!?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管理科科長賴斯文介紹,企業和群眾在“免證辦”事項的時候,不需再提交營業執照、居民身份證、事業單位法人證書、居民戶口簿、結婚證等高頻證照,可通過電子證照調用。

  記者了解到,在辦理一般事項的時候,企業和群眾可以通過物流平臺,用郵遞的方式,申請資料和接收結果。免去企業和群眾到政務服務大廳辦事的次數,有效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少報材料、少帶證件、少填信息、少跑現場、快速辦理“四少一快”的目標。

  今年以來,我市對小額工程交易和中介超市進行改革。建立了全市統一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交通公路、水利、能源電力小額工程企業庫,入庫企業均在我市注冊且已取得一定業績,有利于促進我市建筑企業的發展壯大,減少稅收的流失。

  對中介機構的選取實施多樣、靈活、科學的綜合型選取方式,業主選到優質中介的機率大大增加,同時優化了交易流程,實現了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網上辦、零見面、零跑腿。

  目前,中介超市已成功完成采購項目1580宗,同比增長77.92%,交易成功率96.75%,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有效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數字政府”建設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我市以政務服務創新為動力,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政務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數字政府”建設取得新突破。

  以“強基礎”為中心,夯實“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建成了廣東“數字政府”政務云平臺韶關節點、欠發達地區政務云平臺、韶關自建政務云平臺“三朵云”,全市非涉密電子政務外網,實現上連省,橫向連接黨政機關,下連10個縣(市、區)和鎮(街)村(居),基本形成市縣鎮村四級電子政務外網網絡體系。

  以“數據治理”為抓手,推進政務信息互通共享。建成全市統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打通橫向到部門,縱向到省的共享通道。推進政務數據采集匯聚及共享應用。今年2月成為省政務大數據中心地市分節點的試點,我市政務大數據中心加快建設。開展空間地理數據的歸集共享。會同市自然資源局,梳理形成“韶關18級影像圖”,發布到“粵政圖”平臺共全省黨政部門依申請應用。

  以“促應用”為手段,擴大“數字政府”平臺應用范圍。全面推廣應用“粵系列”平臺,建設韶關專版,粵省事韶關本地注冊用戶數超過90萬,粵政易開通和激活人數均居全省前列。積極應用電子印章,實現辦事少跑免跑。累計配發電子印章500多個,審批材料和辦事結果加蓋電子印章,有效解決“公章在路上”的問題。推廣使用新OA系統,市縣鎮村3000多個單位上線,注冊用戶超過4.6萬人,累計辦結公文60多萬份。

  下一步,該局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優化營商環境,趕超先進地區:扎實推進簡政放權,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扎實推進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質量;提升優化政務云、網支撐能力;提高政務信息系統集約化水平;加快推進數據治理應用;全面提升“數字政府”安全能力;探索適合韶關“數字政府”建設的運營模式,促進“數字政府”可持續發展。

20200528162411_8i653cny2c.jpg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image.png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責任編輯: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