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好不好,群眾評價說了算。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辦法》,提出我省將全面建立政務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評判的“好差評”制度體系,進一步促進各級政府工作作風轉變和工作效能提升,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面規范、公開公平、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此舉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深入開展“三創四建”活動的有力載體,一經出臺就贏得了社會關注。
其實,“好差評”制度早已在網購、銀行、通信等領域廣泛應用,特別是在電商平臺中,“好差評”更有“風向標”之能,成為影響商家銷售情況的重要因素。畢竟,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質量的感受和體驗最為直觀,也最具發言權。如今,政務服務改革風生水起,從多項事務集中辦理的“市民中心”到足不出戶一鍵直達的電子政務系統,從錯時無休辦公到壓減辦事流程,不斷優化完善的政務服務舉措讓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日漸提升。但是,與民心所盼和發展環境要求相比,與市委提出的“改造思想、改變習慣、改進作風”的具體要求相比,目前的政務服務尚需實現進一步提質增效。而將“好差評”制度延伸至政務服務領域,給前來辦事的群眾以評判權,不單單對政府部門開展社會監督提供了新路徑,更有利于解決實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清除過去政務服務中存在的頑瘴痼疾。
“好差評” 制度贏得贊譽,在于其透明度高、參考性強。 而“門易進,臉好看”之后,如何破解“事難辦”這個關鍵堵點,根子是要建立一整套事前督導、事中盡責、事后評判的辦事機制, 以此來促動辦事人員端正態度、提升效能??v觀“好差評”制度,則要真正將評價結果、 回饋追責和整改落實情況與相關部門、 具體工作人員的績效評定相掛鉤,讓“好差評”制度“帶電運行”,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形成具有約束力和威懾力的考核機制, 倒逼各級政務服務機構切實完善改進工作。
在實際推進中, 還應該注重暢通多種評價渠道, 建立完善申訴復核機制, 保護好被評價人的正當權益。 更要對“差評”積極整改,對“好評”推廣完善,讓反向約束與正向激勵同步運行, 形成履職盡責、服務為民的良好氛圍,推動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附1:全國重點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報告
本報告合集共計15份,報告中采用的相關數據均來自各地各級政府網站、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官方統計渠道,從政府管控、社會治理、數字化服務、信息公開等維度開展數據采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議。涉及的重點城市包含浙江省、山東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河南省、上海市、河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云南省。
附2: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3: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