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IT168 讀到了一篇專稿:《城市:信息化能否幫助杭州抵擋寧波的進攻?》。專稿說:杭州,這座被醞釀了數千年詩意,被浸染了數千年墨香,被承載了千年夢想的城市,正在危機重重。
杭州危機,危在何處?危在寧波給他帶來的極大的壓力!
寧波的壓力來自哪里呢?
1、寧波將建成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
那時,杭州將不再是寧波到上海的路陸必經地,杭州作為浙江物流與交通樞紐的地位將弱化,寧波將自然成為浙東以及福建、江西接軌上海的交通樞紐。
2、更讓杭州坐臥不安的是寧波——舟山兩港決定聯合打造世界型的港口城市,并在此基礎上與上海港進行強強合作,使寧波——舟山港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似乎看到了寧波騏驥一躍的繁榮。
3、杭州的到位外資遠遠小于寧波。
杭州人再一次感到危機是因為外資引進杭州21.04個億,實際到位的僅8.23個億,而寧波分別是31.67個億和14.74個億。
因此,杭州不僅“已經感覺到了寧波,甚至是舟山等城市對自己浙江第一城的威脅與咄咄逼人”的態勢,而且“這種威脅不單體現在GDP上,也更體現到信息化建設以及信息化建設對本地企業的發展促進作用上。
接著作者論述了杭州的信息化優勢,并想用杭州的信息化優勢去抵擋寧波的進擊。
看得出,這是一篇城市競爭力研究的專稿。但是,作者研究的方向,對比分析的思路和占有的材料都是值得質疑的。
特別是,這篇文章提出了《信息化在城市競爭力中的作用》這樣一個嚴肅的命題,卻坐在板凳上論述信息化的優勢,進行一種不對稱,不當量的對比。不僅沒有抓住城市信息化的本質和核心,更丟掉了城市信息化的主體目標和主要方向。把信息化對城市功能和作用的一般化改善和提升當成了關鍵性提升,把信息化資源的淺層開發當成了核心能力的開發。
因此,有必要就文中的觀點進行深入的再研究。
旅游支撐杭州,信息化僅支撐旅游嗎
杭州信息化具有哪些優勢呢?
作者說:“杭州具有國內領先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名列前茅的電信業務量。目前已開通了一個622M的SDH光纖環,兩個2.5G的SDH光纖環,基本實現了光纖到小區,光纖到大樓”?!斑@種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對旅游業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杭州大中型餐飲店已基本實現了電子結賬”。
杭州市區的有線電視主干網可同時傳輸256套電視節目,只有購置相應的硬件設施就可開通電話業務。
杭州市金卡工程試點工作順利完成,建立了銀行卡信息中心。成為國外的銀行卡和我國的銀聯卡開始互通的城市之一。
發行了“市民卡”。這種卡存有持卡人的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障情況、勞動就業情況、婚姻狀況等信息。擁有市民卡后,市民看病、享受低保優撫、乘公交車、乘水上巴士、逛公園、查詢公積金等,一卡就能輕松搞定。
杭州信息化的重點就是電子商務,而電子商務的重點是建起了著名的“西湖博覽”(www.xh-expo.com)網站??梢詫崿F網上定購景點門票,酒店的住房,往返乘船票等等。
這,就是作者眼里的杭州信息化的優勢,就是用以和寧波抗衡的信息化實力。難道杭州靠多了一張卡,多了幾套電視節目就能抵擋寧波的進擊嗎?!
應該說:杭州“完好的信息化基礎為旅游資源的不斷開掘提供了條件,反過來,旅游資源的開掘又“促進了整個杭州的信息化”??梢猿蔀椤昂贾菪畔⒒囊粋€成功的突破口”。
但是,一個城市信息化的內涵和目標遠不止這些內容。它只不過是一個城市信息化中的一些閃光的元素和部分內容。而決不是一個城市信息化的根本和全部內涵。
眼下,在“數字城市”建設中存在著一種低俗化的傾向。一些人認為:所謂“數字化城市”就是:綜合運用GIS(地理信息系統)、遙感、遙測、網絡、多媒體及虛擬仿真等技術和手段,對城市地理、資源、生態、環境、人口、經濟、社會等復雜系統進行數字網絡化管理、實現城市基礎設施、功能機制的信息自動采集、動態監測。
甚或有的人干脆認為:城市信息化就是飯店刷卡化、居民持卡化、城市街道信息亭化,車站、碼頭數字地圖化。完全沒有抓住城市信息化對于提升城市的載體功能、整合社會資源功能和配置生產要素功能、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功能,進一步開放城市,解放生產力的巨大作用。
杭州信息化的根本優勢何在?
作者說:“我們的意思只是希望杭州加快信息化建設的時候看到自身的優勢”。其實,作者的論述和分析根本沒有看到和抓住杭州信息化的優勢。
杭州是我國信息化發展較快的城市。
近年來,杭州的信息化建設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了發展的優勢。
加快杭州市信息化發展的比較優勢體現在:
1、區位優勢
杭州是長江三角洲南翼最大的國際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隨著“接軌上?!?、“建設環杭州灣信息產業帶”發展戰略的實施,為優先發展信息產業和加快信息化應用提供了獨特的區位條件。而且近年來,杭州的信息化基礎工作做的較好,為區位優勢的發揮奠定了基礎。
2、具有發展信息產業的先發優勢
杭州市場化改革起步較早,經濟快速發展,投資創業興旺,為信息化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而且是《阿里巴巴》《中國化工網》等一批著名的電子商務網站的集聚地。配置信息化資源的市場化程度較高,不僅為加快信息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要素條件,已經成為風險投資青睞的投資重點?!吨袊ぞW》是全國電子商務網站中唯一一個贏利最早的網站。阿里巴巴是全國最大的網絡信息市場。其獲得8200萬美元戰略投資就是一個例證。這一切說明杭州有望成為全國化工信息和市場營銷信息的集散和交易中心。
3、具有人本資源集中的研發優勢。
杭州擁有浙江大學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人才資源在全省相對集中,高教園區初具規模,不僅為杭州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創新源泉與人才支持,增強了杭州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而且杭州的信息產業人才優勢正在得到資金的支撐,阿里巴巴最近又投資3700萬美元建設研發中心。這種智力資源和資本的結合,為信息技術的深度開發奠定了技術基礎,使杭州有望形成全國信息產業研發的基地?!?br/>
4、具有政策支持優勢
杭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發展信息產業,大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城市化的緊密結合,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有效加快了城市信息化和信息產業化的進程。比如:
提出了2004—2010年杭州市信息化發展遵循“13579”的總體構架:確定了產業發展目標:信息產業成為重要的先導產業和主要支柱產業,杭州市成為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戰略構想,明確了“五大工作重點”:實施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工程;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信息化建設工程;電子政務建設工程;電子商務建設工程;社區信息化建設工程;城市空間與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工程;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等七大建設工程:實施了“10萬家庭網上行”工程。前不久又出臺了《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實施綱要》為杭州如火如荼的電子商務發展又添一把火。
與此同時,杭州市將加強12個骨干工程建設:杭州市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杭州市電子商務標準體系、杭州市電子商務安全認證體系、杭州市企業信用體系、杭州市網上產品交易會、杭州網上商城、杭州市旅游資源信息平臺、杭州農業綜合信息平臺、大型零售企業綜合電子商務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的開發與應用示范、大型制造企業網上采購分銷系統等。拓展電子商務的應用行業和領域,實現各商業銀行支付的互聯互通,在縣市經濟區域完成專業性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利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使杭州市塊狀經濟實現量的擴張和質的飛躍。
所有這一切會形成杭州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獨有優勢!
這些獨有優勢才會成為一種無形資產,一種城市發展和建設中的獨有競爭優勢!
僅把杭州旅游信息化中的一些表象當成杭州城市信息化全部內涵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專家提醒警惕:城市信息化中的低俗化傾向
2005-02-02 12:02 來源: 中國上海網 查看: 次
免責聲明:除非特別注明,國脈電子政務網所載內容及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國脈電子政務網,政府CIO的思想陣地與交流平臺,5000位政府CIO在這里讀懂“互聯網+政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