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后答中外記者問時說,不僅要讓市場主體活下去,更重要的是通過“放管服”改革把他們激活起來。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讓他們公平競爭。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怎樣讓生意更好做?讓項目盡快開工?來看這30條好消息——

  上項目

  01 有條件的地方對項目可行性研究、用地預審、選址、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水土保持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等事項,實行項目單位編報一套材料,政府部門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審批、統一反饋,加快項目落地。

  02 優化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審批流程,實現批復文件等在線打印。

  03 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對社會投資的小型低風險新建、改擴建項目,由政府部門發布統一的企業開工條件,企業取得用地、滿足開工條件后作出相關承諾,政府部門直接發放相關證書,項目即可開工。

  04 加快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在線審批,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投資審批、規劃、消防等管理系統數據實時共享,實現信息一次填報、材料一次上傳、相關評審意見和審批結果即時推送。

  05 2020年底前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行政許可、備案、評估評審、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等納入線上平臺,公開辦理標準和費用。

  06 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和規則,在用地、規劃、施工、驗收、不動產登記等各階段,實現測繪成果共享互認,避免重復測繪。

  降門檻

  07 圍繞工程建設、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集中清理有關部門和地方在市場準入方面對企業資質、資金、股比、人員、場所等設置的不合理條件。

  08 研究對診所設置、診所執業實行備案管理,擴大醫療服務供給。

  09 推動取消除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并將相關考試培訓內容納入相應等級機動車駕駛證培訓,駕駛員憑培訓結業證書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道路貨物運輸駕駛員從業資格證。

  10 改革執業獸醫資格考試制度,便利獸醫相關專業高校在校生報名參加考試。

  11 2020年底前將保留的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權限全部下放給省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

  12 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

  13 各地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在保障安全衛生、不損害公共利益等條件下,堅持放管結合,合理設定流動攤販經營場所。

  14 在確保食品安全前提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合理放寬對連鎖便利店制售食品在食品處理區面積等方面的審批要求,探索將食品經營許可(僅銷售預包裝食品)改為備案,合理制定并公布商戶牌匾、照明設施等標準。

  簡手續

  15 通過在線審批等方式簡化跨地區巡回演出審批程序。

  16 督促地方取消對二手車經銷企業登記注冊地設置的不合理規定,簡化二手車經銷企業購入機動車交易登記手續。

  17 支持地方開展“一照多址”改革,簡化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登記手續。

  18 統一失業保險轉移辦理流程,簡化失業保險申領程序。

  19 梳理各類強制登報公告事項,研究推動予以取消或調整為網上免費公告。

  20 探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將一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許可證,實現“一證準營”、跨地互認通用。

  21 簡化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申報程序,原則上不再設置審批環節。

  22 2020年底前將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個月以內。

  減壓力

  23 鼓勵引導平臺企業適當降低向小微商戶收取的平臺傭金等服務費用和條碼支付、互聯網支付等手續費,嚴禁平臺企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收取不公平的高價服務費。

  24 在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領域,推行以保險、保函等替代現金繳納涉企保證金,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

  25 鼓勵引導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以應收賬款、生產設備、產品、車輛、船舶、知識產權等動產和權利進行擔保融資。

  26 加快推動勞動者入職體檢結果互認,減輕求職者負擔。

  網上辦

  27 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提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核名智能化水平,在稅務、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積金、商業銀行等服務領域加快實現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應用。

  28 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主要涉稅服務事項基本實現網上辦理。

  29 強化稅務、海關、人民銀行等部門數據共享,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推行無紙化單證備案。

  30 提高商標網上服務系統數據更新頻率,提升系統智能檢索功能,推動實現商標圖形在線自動比對。


       附1: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附2: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