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政務數據“聚通用”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大大提升了群眾、企業辦事的便利程度。
會上,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基明,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黨組成員,自治區信息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周飛做情況介紹,并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廣西政務數據改革顯成效 便民服務能力提高新聞發布會現場
2018年以來,雖然我區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得到了一定發展,但“專網林立”“信息孤島”“數據煙囪”以及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數據難以形成整體應用等突出問題仍然存在,很多部門的“條”數據無法橫向貫通形成“塊”數據,難以發揮“塊”數據對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導致大數據應用水平不高。
因此,自治區印發了《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實施方案》,并先后出臺了11個配套文件作為改革整體頂層設計文件,針對網、云、系統、數據、安全等環節明確標準規范要求。持續建設和優化已建成的自治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公共數據開放平臺2個基礎平臺,不斷強化全區數據共享與開發平臺的支撐服務能力,探索構建基于數據圖譜的跨部門、跨云、跨庫的數據治理與應用模式。目前,這一創新模式已經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民政廳、林業局等三個單位開展試點,進展良好。
林基明介紹,去年11月以來,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圍繞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加快完成政務數據“聚通用”工作,建立“四改四轉”政務信息化建設新機制,努力構建一云承載、一網通達、一池共享、一事通辦、一體安全的“五個一”政務數據治理新模式,從根源上打破“信息孤島”的狀況。經過共同努力,廣西打開了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新局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7月底,全區非涉密業務專網遷移打通完成率86。9%,非涉密信息系統遷移上云完成率89。9%。業務辦理系統對接取得較大突破,政務數據匯聚、數據調度取得較好成效。目前,全區各部門各單位發布目錄25161項、比2019年增加4906項目錄;已掛載資源25007項,掛載率99%;共享數據庫數據總量14。51億條,共享庫表4658個。全區已匯聚電子證照100類,已匯聚結構化數據2300萬條。匯聚了5377萬條監管相關信息,已成功入庫國家監管數據庫1672。9萬條數據。
下一步,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繼續深化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建立常態化機制,加快完成政務數據“聚通用”,加快推進“互聯網+監管”體系建設和政務數據應用,推廣移動辦理應用,打造政務聯審聯辦,實現100個“一件事”,實現“證照分離”“同城通辦”“信用體系”等基于政務數據的業務創新建設。從而全面推進政務數據治理,構建全區政務數據資源圖譜,推進數據要素融合應用,構建跨區域、跨境的數據交易體系,打造“數據+生態”開放應用生態圈。
附1: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附2: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