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這一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深圳啟動“秒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跑出“加速度”,再創奇跡,為深圳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累計有商事主體340.6萬戶,其中企業213.7萬戶,個體戶126.9萬戶。全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3戶,擁有企業159戶。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今年上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深圳新設立企業數量不降反升,上半年新增企業151144戶,同比增長14.9%。

480f-ixvrvsp4033568.jpg

國家版權創新發展基地揭牌

 知識產權行政保護

  2020年,深圳知識產權工作取得新突破。7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單位中,深圳市獲獎單位共計70項,其中中國專利金獎3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2項、中國專利銀獎4項、中國外觀設計銀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55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4項。深圳市知識產權局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組織獎。

  2019年,深圳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授權量增速、有效發明專利5年以上維持率和PCT申請量5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一,其中PCT申請量約占全國PCT申請總量的30.74%,連續16年居全國第一。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106.3件,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倍。

  亮眼創新數據的背后,是深圳實行最嚴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保駕護航的堅定決心。近年來,深圳深入開展知識產權領域特區立法改革,全面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設,走出了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之路。

  營業執照“秒辦”

  秒批、零成本、一天內辦結。在深圳開辦企業很便利。2020年3月起,深圳再次升級“開辦企業一窗通”3.0版系統,開辦企業所有事項1天內辦結,參保、公積金開戶等開辦環節全程實現“秒批”,開辦企業“零成本”。

  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能持續吸引投資,也激發了人們在深圳創新創業的熱情。2020年1-6月,我市新登記商事主體237209戶,同比增長1.3%。按深圳市統計局公布的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計算,全市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3戶,擁有企業159戶。商事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480f-ixvrvsp4033568.jpg

深圳稅務局推出“微稅務”系統

  “非接觸式”辦稅

  目前,“一次也不跑,全程網上辦”成為深圳窗口辦稅常態。超過99%的申報業務實現無紙化、83%的業務一次辦結、120項業務“最多跑一次”、窗口平均辦理時長只需6分鐘……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深圳稅務部門積極推進“非接觸式”辦稅,優化6項電子稅務局辦稅功能、大力推廣“@深稅”移動辦稅平臺,基本實現常見業務全程網上辦,網上申報率高達99.8%。

  同時,智能化的辦稅窗口和服務廳取代了傳統的辦稅大廳,智能化辦稅場景在深圳越發“常態化”。走進深圳辦稅服務廳,摘掉口罩就可“刷臉取號”;手機登錄“導稅管家”,就能通過小程序提示帶領納稅人走完辦稅全流程;自助機前,屏幕上點一點,發票就領用到手。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深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率先啟動新一輪住房制度改革,于2018年8月出臺《關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這是全國首個落實十九大精神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文件,因力度之大、影響之深,被稱為深圳歷史上的“第二次房改”。

  時隔兩年,新一輪房改已取得初步成效: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的格局初步形成。加大居住用地供應,今年計劃供應居住用地3平方公里以上,比往年增長1倍以上,今后新增土地將主要用于公共住房建設。開展大規模建房行動,在建項目237個,將提供近16萬套公共住房?!笆濉逼陂g,建設籌集公共住房43.4萬套,超越過去30年政策性住房總和,平均每年建設籌集數量是“十二五”的2.4倍。

  “智慧報裝”新體驗

  “刷刷臉,用電報裝一次搞定!”結合深圳新型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已接入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在廣東率先實現“零資料、零審核”的無感低壓用電報裝。在南山智慧營業廳智能服務終端機前,僅憑刷臉驗證身份,并通過平臺驗證商事及產權信息,短短一分鐘辦好報裝手續。深圳供電局還率先在南方電網實現水電氣窗口相互進駐、業務一口受理的三廳融合模式,有效避免了客戶多頭跑、來回跑。

  在供水方面,深圳水務集團聚焦客戶用水接入需求,著力優化辦理流程、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健全一站式辦理和互聯網+服務機制等。此外,還計劃通過建立政務服務與供水服務聯動機制,實現在客戶辦理房產過戶的同時為客戶辦理用水開戶、過戶等配套業務;在企業客戶申報社會投資備案得到批復后或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根據客戶用水需求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實現用水報裝“免申請”。

  深圳燃氣集團簡化用氣報裝流程和用氣報裝資料,縮短用氣報裝時限,讓客戶切實感受到事情容易辦、快速辦、便宜辦。2019年至今,精準優化報裝流程,燃氣辦理流程由7個精簡為用氣申請、驗收通氣2個環節。同時,充分利用信息化共享手段,客戶需要提供的材料由原來的7項減少為3項。另外,大幅壓縮客戶用氣報裝時間,企業用氣報裝平均辦理時長約為4個工作日,辦理時長最短的僅為1.5個工作日。

  “網上辦 不見面”

  近年來,深圳市充分發揮信息化基礎好、互聯網接受程度高的優勢,大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以數字政府建設推動網上政務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將政務服務水平轉化為深圳營商環境優化的軟實力。2020年深圳網上政務服務能力蟬聯全國重點城市第一。

  數據顯示,截至7月,全市已有99.92%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88%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零跑動。深圳“秒批”涉及高校應屆畢業生落戶、在職人才引進、高齡老人津貼申請、網約車許可申辦等236個事項?!熬W上辦、不見面”成為老百姓辦事的“新常態”。

  通過打造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APP“i深圳”,深圳已經實現了“只用一個APP就能暢享全市綜合服務”的目標,無論是身份認證、社會保障、醫療健康,還是交通出行、智慧教育、生活繳費都能“一站式”辦齊。

  金融支持小微企業

  近年來,市政府出臺了深化民營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系列政策。圍繞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落地、執行、激勵和配套各項措施,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利用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工具和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工具,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首貸、無還本續貸,對符合條件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做到“應延盡延”。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5.5%,新增普惠小微貸款占各項貸款增量的比例為22.8%。普惠小微企業授信60.12萬戶,比年初增長7.90萬戶,增幅達15.1%。相關指標均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兩步申報”通關提速

  6月15日,深圳海關在文錦渡口岸和鹽田綜合保稅區實施“兩步申報”改革試點。至此,深圳海關已在海陸空口岸及特殊區域全面推廣“兩步申報”改革試點,大幅壓縮了海運和陸運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

  “兩步申報”是海關主動適應國際貿易特點和安全便利需要所采取的一項重要通關改革措施?!皟刹缴陥蟆睂⑸陥筮M口過程分成兩步:第一步,企業憑提單上簡單的主要信息先完成概要申報,可先提離貨物;第二步,在運輸工具申報進境起14日內完成完整申報,并補充提交滿足稅收征管、海關統計等所需相關信息和單證,按規定完成稅款繳納等流程。

  不動產登記全面信息化

  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全面推行“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通過人臉識別智能化、申請材料電子化、信息比對自動化、簽名簽章電子化等多種手段,真正實現企業和群眾辦理貸款和抵押權登記時,“24小時不打烊”自助申請、“只跑一趟腿、交一次材料”、“一天出證”。

  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于2019年7月1日起在全市各不動產登記所登記窗口全面推行人臉識別功能。這在便民利企上更進了一步:一是降低風險,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二是提高了效率,節省人力和時間。

  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不僅通過“人臉識別”技術,還通過數字證書登錄的方式保證申請人身份信息的真實性。

  優質項目有地可用

  2019年11月,深圳宣布首次集中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用于全球招商,助力深圳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確保優質項目在深圳有地可用。

  為鼓勵企業落戶深圳,扶持實體經濟發展,深圳還在量質并舉保障產業空間、持續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頻出“大招”。深圳于2018年5月出臺《深圳市總部項目遴選及用地供應管理辦法》,2019年4月出臺《深圳市工業及其它產業用地供應管理辦法》,2019年10月出臺《深圳市宗地地價測算規則》等政策,分別從優化程序、加強監管、降低成本等方面鼓勵和扶持實體企業在我市獲得產業發展空間。


       附1: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附2: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