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全國各地區塊鏈專項政策頻出,從多個層面部署未來3~5年行動計劃,其中打造區塊鏈產業園漸成各方共識。

  以河北為例,今年7月,河北網信辦印發《河北省區塊鏈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明確了河北省區塊鏈發展目標:到2022年末,該省區塊鏈相關領域領軍企業和龍頭企業達到20家,培育一批區塊鏈應用產品,力爭打造出1-3個全國知名區塊鏈品牌,形成3個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區塊鏈產業集聚園區,區塊鏈產業競爭力位居國內前列。

  在此之前,湖南省也在區塊鏈3年行動計劃中指出,力爭到2022年,區塊鏈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關鍵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產學研協同創新成效顯著,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推動3萬家企業上鏈,建成5個左右區塊鏈產業園,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塊鏈技術創新高地、產業集聚洼地和應用示范基地。

  地方政府緣何 注重 區塊鏈產業園區建設? 近日,歐科云鏈研究院發布《各地區塊鏈產業政策解讀報告》 , 對各地區塊鏈產業政策進行了匯總和解讀。

  該 報告指出,在各地的區塊鏈政策中,建立并發展區塊鏈產業園區已經形成高度共識,原因在于區塊鏈產業園區可以形成聚集效應,并帶來三大好處:

  首先是形成規模經濟。 在產 業聚集后相關企業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促進行業在區域內的分工與合作,容易獲取配套的產品和服務,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比如區塊鏈產業中,開發底層公鏈的企業就可以與開發錢包、DApp、區塊鏈安全維護的企業相互合作。

  其次是帶來創新效益。 由于集聚,同一產業的不同公司員工之間接觸溝通的機會增多,有助于相互間的思想碰撞而產生創新思維。對于區塊鏈這種集合型技術而言,更多的思想膨脹有利于推動區塊鏈產業和技術的創新發展。

  最后是有利于企業競爭,推動行業的整體發展。 在產業聚集的情況下,同行業企業有了業績評價的標尺,可以相互比較。這給企業帶來了創新的壓力與動力,迫使企業追趕技術變革的浪潮。

  根據零壹智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 2019 年 11 月末,各地由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社會組織主導或引導開發建設的區塊鏈產業園區或區塊鏈產業集聚載體共有 18 個。這些園區的建立時間集中于2017年和2018年,其中浙江和湖南兩省由政府主導的區塊鏈產業園區較多,廣東省的區塊鏈產業園區總數最多。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隨著各地區塊鏈專項政策的出臺和推進,全國會誕生出更多的區塊鏈產業園區,它們將 在推動 區塊鏈 技術研發、孵化和產業化方面成為重要載體 ,持續助力區塊鏈產業發展。

 

       附1: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務操作系統”(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務系統,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附2:國脈政策通(又名“國脈一體化惠企政策服務平臺”),是對標中央關于“各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易于知曉、一站辦理”要求,打通政策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的幫手級產品。以“惠企政策精準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為核心,提供政策“發布、匯聚、查看、送達、辦理、督查、評價”全套解決方案?;谑袌鲋黧w、民生服務和營商環境優化,從最小顆?;?、數源標準化、數據共享化、組織協同化、業務融合化五個方面著手打造,實現群眾與企業真正“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依托政策紅利更好發展。截至目前,該系統已于深圳市、杭州市、佛山市、浦東新區、南山區等地應用,獲企業群眾普遍好評。

責任編輯:ouru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