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保定市召開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著力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市行政審批局近日出臺《關于一網通辦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十八條措施》,為廣大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準入服務。截至目前,保定市市場主體總量76.68萬戶,今年新增市場主體11.26萬戶,比去年同期增長13%。

  放寬限制,降低企業準入門檻。一是放寬企業名稱使用限制。滿足本地企業突出京津冀地域特性需要,實施行政區劃為“河北”或“保定”的企業名稱可以使用“京津冀”作為區域特色字號或者行業限定語,京津遷入的企業可以繼續使用原名稱。二是放寬經營期限登記限制。對正常經營的公司,因受疫情影響,營業執照經營期限到期后,公司未能及時申請延期登記的,經企業申請視其逾期時間及經營情況,可以辦理延期登記。三是放寬經營場所限制。推進實施“一照多址”,對于無需前置審批的市場主體,住所和經營場所在同一縣(市、區)區域范圍內的,可申請在營業執照上加載經營場所地址,免于辦理分支機構登記。

  優化整合,提優企業開辦質量。一是簡化環節。提高企業登記、注銷、申報效率,取消企業集團核準登記和分公司設立備案,拓展簡易注銷適用范圍,全面取消市場主體名稱預先核準環節,推行“證照合辦”和“證照分離”改革,解決“準入不準營”的問題。二是專區辦理。設立企業開辦專區,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行一日辦結,提升企業開辦速度;實現企業設立登記、印章刻制、發票申領等數據同步采集、業務并聯辦理、結果實時共享,參保用工登記在線與營業執照同步辦結,并提供預約銀行用戶、辦理單位公積金業務等增值服務;實施模塊化管理、標準化服務,企業開辦時間壓縮為1個工作日內辦結。三是開放服務。依托外埠商會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對來保定市投資的外埠商會企業,主動對接,提前指導,提供登記預約、跨域協辦、異地快速遷移、跨域跟蹤協調服務。

  信息共享,提升“一網通辦”水平。一是實施“秒批”服務。依托政務服務平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可以通過河北省企業開辦“一窗通”和“云窗辦照”APP平臺,享受企業開辦全流程網上服務,實現網上申請、網上審核、網上發照、網上公示,對材料齊全的“能秒盡秒”,快速辦結。二是推進審批信息共享互認。建立審批信息共享服務機制,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審批服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實施企業開辦“一表通”,建立內部流轉、信息共享的服務機制;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體系,解決企業開辦環節不同業務部門重復認證身份信息的問題,實行“一次認證、全網通行”,避免信息的重復采集和認證。三是推進實施電子營業執照。加強電子營業執照的推廣應用,通過在線辦理電子營業執照的企業,憑電子營業執照可辦理稅務、公安刻章、社保、銀行開戶、公積金等事項;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動電子營業執照同其他部門信息系統的對接,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跨行業、跨區域、跨層級應用,實現“一照一碼走天下”。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