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踐行“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以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應用為支撐,強化“網絡+網格”治理體系,以鐵腳板落地為導向,加強力量組織體系,實現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常態化、專業隊伍服務管理精細化、社會力量參與治理多元化。
鼓樓區開展的社會治理創新集成改革,以智慧鼓樓聯動指揮平臺、社會治理學院、社會治理新型研發機構為依托,聚焦基層社會治理。
“兩個全面”織就民生服務保障網
以全面融合為目標,大力實施“四聯”組團服務工作機制,做到領導聯街,當好“紅領隊”;部門聯社,做好“紅幫手”;社區聯網,建好“紅網格”;黨員聯戶,當好“紅紐帶”,實現黨建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黨建資源轉化為社會治理資源,黨建成果轉化為社會治理成果。
以全面參與為機制,完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聯系群眾制度,打造“代表工作室”“代表進網格”“我是代表”等基層民主亮點工程。以民主協商為根本,發揮政協推進基層協商民主作用。
“多方發力”拉緊基層社會治理網
以法治理念為基礎,學習新時代“楓橋經驗”,扎實推進法治鼓樓建設,構建立體法治格局。鼓樓區依托網格化社會治理,實現“一張網全覆蓋”“一大屏知全局”和“一平臺治全域”,做到“隱患發現在網格、矛盾化解在網格”,筑牢基層社會治理“第一道屏障”。
構建“四級聯動”的網格治理體系,組建“專兼結合”的網格治理隊伍,打造群防群治的社會治理模式。開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確保吹哨吹得響、哨響有人應,實現基層社會治理聯動聯查聯處,形成部門執法和網格管理互助互促的良好格局。
同時,實施法網融合的聯動執行機制,警網融合的互動機制,城網融合的互補機制,實施“黨建引領、社區主導、多方參與、共商共治”老舊小區治理模式,采取以“資源+政府補貼”換服務的辦法,以“紅物業”“紅管家”加快推進小區治理的轉型升級,實現老舊小區“有治安防范、有衛生保潔、有綠化養護、有維修維護”的“四有”目標。
徐州市鼓樓區依托“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模式,不斷探索實踐,努力提升精準發現問題、精細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利用全要素一張“網”,通過視頻連線指揮、全程留痕管理、信息化考核、系統模塊功能應用等手段,匯聚資源形成合力,節約資源解放人力,實現網格服務管理“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