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看不懂?材料準備耗時長?反復修正來回跑?這種情況,在上海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鮮少見到。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力推“一網通辦”政務服務體系,不斷優化企業線上辦事體驗度和提升辦事速度,這是浦東“放管服”改革的生動實踐。

  “一網通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的痛點和難點

  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浦東正在努力創建超大城市的治理樣板,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正是超大城市治理需要抓住的“牛鼻子”。

  何為“一網通辦”?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蔣紅軍介紹,“一網通辦”就是線上線下融合,將市場準入事項通過網上政務大廳登錄,紙質材料通過快遞寄遞,實現申報、預審、受理、審查、決定、發證等六個環節網上辦理。

  蔣紅軍說,“一網通辦”是上海市統一部署、要求和推進的一項政務服務改革方面的重要舉措,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積極地推進“一網通辦”相關制度建設。

  “過去,我們發現企業和群眾辦事有很多不方便,材料不齊全、填表不到位、內容有差錯,這些都是群眾辦事的痛點和難點?!笔Y紅軍說,“一網通辦”將多種功能進行了整合,最終目標就是讓企業和群眾一次就能辦成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經濟發展方面去。

  智能“審批大腦”上線 企業辦事“零材料填報,一次辦成”

  今年6月,浦東在全國率先開展智能大腦輔助審批的試點,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能輔助系統支撐平臺,搭建起了一個智能的“審批大腦”。

  蔣紅軍介紹,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的“一網通辦”服務利用這個智能“審批大腦”,讓企業“零材料填報,一次辦成”。這套人工智能輔助審批系統已100%覆蓋涉企審批事項,極大地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

  辦事方不方便?效率高不高?企業和群眾說了才算數。

  11月4日早上,中石化上海浦東石油分公司的行政主辦周先生來到浦東新區企業服務中心辦理企業經營范圍變更業務。工作人員在詢問其業務需求之后,使用智能服務系統直接生成了所需提交的申報材料,并通過輔助審批系統對材料進行預審,原本需要反復多次到窗口辦理的流程,只用了10分鐘不到的時間就完成了。

  上?;吹V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過來辦事,只需要把企業的需求告訴工作人員,回答一些問題后,系統就會自動生成需要準備的材料,將材料拿回去找相應的負責人蓋章或簽字就行了,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效率。

  從事環境工程的王女士說,以前過來辦理業務需要跑好幾次,審材料一次,交材料一次,拿證還要再來一次。而現在只需要過來遞交材料,辦好后的證件會由企業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郵寄到公司,一般三天左右就能收到。

  一個窗口,一次服務,一次幫辦,自從浦東新區企業辦事窗口智能服務系統——智能“審批大腦”6月份試點以來,服務企業數1299家,一次通過率93%。

  以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為標志的“放管服”改革,是近年來上海加快建設智慧政府建設的縮影。蔣紅軍表示,下一步,浦東將以智能服務新模式為突破口,推動制度引領性創新、流程革命性再造、服務迭代式提升,推進“一網通辦”更高效、更便捷、更精準。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