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行的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在全國范圍首次提出這樣的概念,上海這座城市無疑看到了機遇,也堅定了決心。面對這一全新課題,上海應該如何發力?

  找準突破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上海在數字化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如何發揮優勢,找準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治理數字化的突破點,在全面轉型的過程中牽一發而動全身?

  經濟數字化,企業尤為關鍵。目前,上海傳統產業已紛紛搭上數字化快車加速升級,不少優秀的新經濟企業也相繼涌現,形成了一定的集聚優勢。但想要全面實現經濟數字化轉型,專家普遍認為,上海還需要加大力度引導鼓勵企業在5G、物聯網等關鍵技術方面自主創新,不斷提升軟硬件技術水平,同時圍繞企業需求精準施策,助力這些存量企業邁上新臺階,并重點聚焦新智造、新消費、新服務等領域,加速培育出更多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

  一個寬松的環境,無疑是經濟數字化轉型的助推器。不少企業提出,上海應該加強“容缺、容錯、容新”,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的特色牌,對新經濟企業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景域驢媽媽集團董事長洪清華建議,上??梢蕴剿鬟m用于新業態、新模式的“沙盒”監管措施,放寬準入門檻,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同時,創新新型跨界產品和服務審批制度,分領域制定監管規則和標準,在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

  治理數字化,正是政府為企業營造更優環境的重要一環。埃森哲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建設一個富有創新精神、數字化和平臺化的政府,將是未來上海城市魅力和競爭力的核心。

  上海經濟信息中心主任余文凱表示,上海打造的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已經成為治理數字化的一張名片。隨著“兩張網”建設的深入發展,將會對數據的聯通共享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上海今后在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及時性方面,應該盡早加以統籌規范,才能讓數字化治理更加精準高效,聰明智慧。

  新經濟企業的發展壯大,以及“兩張網”的不斷升級,將不斷對整個城市賦能,讓人們對于生活數字化的感知更為明顯。在這樣的背景下,多位專家都提及,醫療領域應該結合新技術和新制度的供給,重點打造示范應用場景,成為上海生活數字化的突破口。余文凱認為,疫情轉為常態化,一些數字化的緊急應對措施也可以常態化。上海目前已經在探索互聯網醫院模式,未來圍繞病人這一需求主體,醫院、醫生、藥店和醫保需要進一步打破瓶頸,信息共享,形成一個真正數字化的公共大平臺。如果醫療領域能夠實現全面數字化,將為其他領域的轉型提供一個重要的樣本。

  同時,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也是各方期待所在。在一些關鍵領域,資金的充分供給顯然可以助力更多的城市數字化轉型。但更為重要的是,上海正在全力建設金融科技中心,金融本身的數字化,可以進一步改善人們在醫療、交通、住宿等領域的體驗,實現真正的生活數字化便利。

  “現在,在數字化轉型方面,上海要在全國甚至世界范圍內,做一名引領方向的駕駛員了?!比A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說。

  聚焦全面性

  在找準各個突破點的同時,上海的數字化轉型如何理解“全面”二字?

  全面體現在系統性。數字化轉型“不是某些領域的單兵突進,需要整個系統協調推進”。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樊博表示,不管是“兩張網”,還是各種數據平臺,數據信息的跨部門采集、協調、響應,都需要扎實和細化,打破職能思維、條塊思維,做好協調,統一練好內功。

  “比如大量的數據囤積在社區里,沒有通道與各種平臺關聯,怎么才能系統地用起來?”余文凱也持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全面數字化轉型需要頂層設計,系統謀劃,而不是技術的簡單相加,或片段性的方案設計,目標是搭起一個大的框架,從技術、制度和方向上統籌好各方力量。

  全面體現在融通性。當政府、企業、社區的數據匯聚在一起,為數字化城市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如何去整理、挖掘、處理這些數據,把這些數字寶藏真正融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氨热?,城市過去的老基建,新增的新基建,這些基建產生的數據要設法融通,產生化學反應,而不是簡單迭加?!痹鴦偱e例。

  不只是數據的融通,城市各方主體的融通也非常必要。余文凱表示,未來在技術聯合攻關方面,只有讓政府、學界、產業更多互動,各取所長,真正形成一個生態圈,才能更好解決“卡脖子”問題,助力數字化轉型?!霸谶@一方面,德國產學研合作聯盟等模式,值得上海借鑒?!痹鴦傔€建議,要建立跨地域的數字資源網絡,在協商統一標準的情況下,打造數字長三角和數字“一帶一路”,讓上海的數字化轉型產生更多的溢出效益。

  全面體現在人文性。數字化轉型,歸根結底還是服務于人。余文凱認為,數字化一定要有溫度,不能顧此失彼。近期一些地方出現的數字化技術不考慮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現象,已經反映出人們在推進數字化的過程中過于著急,忽略了“全面”二字。

  他還提醒,數據的管理規范也要盡快研究。使用數據的人希望方便,但產生數據的人要有保障,所以數據使用的背后要有規則,不能讓老百姓都做透明人。數字化產生便利,讓渡個人信息權利是合理的,但如今一些沒有選擇的霸王條款,應當予以統一的規范。

  “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不只是技術層面的事情,而是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最終實現整個社會各方面的轉型?!狈┍硎?,這背后的司法、隱私和文化,都是上海需要全面考量的問題。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