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社會綜治,掃黑除惡;小到處理鄰里之爭,引導叛逆少年……今年以來,天心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探索出了一條以“網格+”“服務+”“協會+”“AI+”“課題+”五個“+”為載體的“天心路徑”。
“網格+”:辦好民生“關鍵小事”
“您這個垃圾分類有問題,可回收和干垃圾混在一起,這樣不行?!薄艾F在是藍天保衛戰的特護期,不能熏制臘肉,還請您停止?!薄瓗缀趺恳惶?,分布在天心區各個社區的網格指導員都要巡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收集意見,以辦好、管好民生“關鍵小事”助力天心區和諧發展。
法治政府建設,離不開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天心區以“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村)、難事不出街道”的總目標,推行“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和“全崗通”模式,將全區分為418個子網格,將黨建、綜治、城管等222項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同時,探索出黨員聯單元、樓棟等舉措,不斷做實做細網格管理和服務。
不僅如此,還建立了“縣級領導聯街道大網格、科級干部聯子網格”聯點制度,聚焦解決重難點問題;實行每月28日“駐點日”指導員下網格機制,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集中時間解“麻紗”。今年,全區共有549名科級干部任418個子網格指導員,協助網格員集中解決了104個久拖未決的網格問題。
截至10月底,全區共收集網格各類事項29945個、解決問題26375個、化解矛盾糾紛2200余起、處置率95.4%,網格管理已經成為“平安天心”的重要抓手。
“服務+”和“協會+”:跑出便民利民“加速度”
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天心區打造的“互聯網 群防群治”示范點守護著全校師生的安全。該示范點建立了巡邏防控機制,組織校園保安、志愿者服務隊等社會力量參與到巡邏防控中來,不定期與民輔警佩戴肩閃燈夜間在校園內巡邏。目前,像這樣“互聯網 群防群治”的示范點在天心區已有10個,護航著一方群眾的平安。
“我們還把服務延伸到簡政賦能上,打造了集黨務、政務、村務、商務等服務于一體的多元化服務陣地?!碧煨膮^委政法委負責人表示。目前,該區取消了“土地被征用的證明”“收養人情況證明”等奇葩證明、重復證明材料153項,全面檢查梳理全區26個部門中關于法治的共110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打破政府職能部門間的信息“壁壘”,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天心區的法治服務還體現在營商環境上,為依法保護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該區成立“最安全”創業環境專項攻堅小組,由區委政法委牽頭,聯合區紀委監委、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等工作力量,出臺《關于開展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保護和“除蟲護花”專項行動方案》,以“干部形象最優、窗口服務最佳、政法保障最快、執法行為最妥”標準,對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知識產權、勞資雙方權益保護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
同時,充分發揮平安創建志愿者協會作用,萬余名志愿者以“五大員”(治安巡防員、情報信息員、糾紛調解員、安全檢查員、平安宣傳員)身份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成為平安天心的暖心名片。
“AI+”和“課題+”:以科技賦能智慧社區建設
隨著“滴”的一聲,桂花坪街道銀桂苑小區居民靠刷臉就進了小區,安全又方便。為推進防控體系智能化,天心區正逐步探索“AI ”。正在試點的銀桂苑社區內,智能人臉識別門禁系統、高清攝像頭等各類智能公共設施隨處可見。智能設備的應用,不僅給居民群眾帶來方便,還能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保障社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平安天心”創建上,該區堅持技術創新,破除信息壁壘。利用平安天心V微信公眾號開發群眾問題上報功能,及時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意見;開發平安天心V微感知平臺,將微信機器人放入全區近800個小區、業主、物業群,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和發布官方信息;積極引導轄區企事業單位、商戶、餐飲店等接入“雪亮工程”,目前全區已有近萬路社會資源視頻為前端視頻感知補盲;建設了覆蓋全區734個小區的1076個應急廣播點位,應急廣播平時服務、戰時應急、平戰結合。
同時,多維探索“課題+”,問計于高校,用具有前瞻性的思想、政策、技術全方位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增強社會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