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推動省域治理適應生產力變革、社會關系調整,加快從“事”向“制”“治”“智”轉變,努力打造整體智治技術策源地、實踐示范區,是省域治理現代化先行的題中之義。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全面推進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構建省市縣一體、部門間協作、政銀企社聯動的協同高效運轉機制。浙江新聞客戶端今起推出貫徹全會精神·高水平建設整體智治體系和現代政府系列述評,敬請垂注。
打造以“整體智治”為核心的現代政府,是浙江在新發展階段,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一項重要抓手。
以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兩個模型貫穿于政府一體化進程,對冗雜化、碎片化的政務服務進行流程再造,通過開放的數據共享和高效的業務協同,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從跑部門轉變為跑政府,則是建設整體智治現代政府的主要目標。
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將持續放大浙江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社會有序的特色優勢,推動營商環境、生態環境、干事環境、政商環境的集成優化,也將全方位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優化結構標題:從各自為政到左右聯動
隨著社會事務日益復雜,政府管理服務供給也呈現分散化和碎片化,條塊分割、缺乏協同,由此不僅導致行政資源浪費和執行成本增加,也造成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多頭跑、跑多次。
“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組織間的相互依賴性日益增強,傳統的依靠政府各專業部門的碎片化治理,顯然不能滿足現代政府治理的需求?!闭憬髮W公共管理學院研究員黃飚說,加強部門間的合作與協同,構建一個協同治理的政府,成為全世界尋求治理模式創新的思路。
當前,浙江正以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開啟這項前所未有的探索——著眼于整體,通過跨部門的數據共享、流程再造和業務協同,打通和整合黨政機關各項職能,使群眾和企業辦事從找部門轉變為找政府,使黨政機關服務方式從碎片化轉變為一體化,實現各機關部門協同高效運作。
審批時間從最少30天壓縮到最多3個工作日,這是今年溫州在推行5G基站建設審批“一件事”改革后帶來的改變?!耙患隆?,是指一個辦事事項或者可以一次性提交申請材料的相關聯的多個辦事事項。
群眾可在我省各地行政服務大廳或浙里辦APP一站式辦結企業開辦等41件“一件事”。
基站建設審批,牽涉交通、公安、市政等多個部門,過去由于部門相互分割,盡管建設單位到各部門審批都已實現“最多跑一次”,但就“一件事”而言,仍無法避免多頭跑。以打破部門間壁壘為突破口,溫州對業務流程重新架構,變多頭受理為“一窗受理”,審核模式變“串聯”為“并聯”,實現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目前,新生兒出生、企業開辦等“一件事”改革已在全省延伸擴面,迭代升級。
從前端到后端,從審批到監管,內部優化、整體協同理念正滲透到政府行政的各個環節。去年,浙江在杭州市下城區長慶街道等5個鎮(街道)開展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通過建立跨部門、跨區域執法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依托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管平臺,按照事項清單和職責分工發起協同執法,變“多頭執法”為“綜合查一次”。
能否有效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長慶街道黨工委書記應彩虹說:“綜合行政執法改革開展以來,相關黨政部門職能被打通,運行順暢、高效協同,執法效率和營商環境都得以提升?!?/p>
黃飚認為,打通部門職能、加強業務協同,并不是否定分工制,只是更為強調政府以公共利益為核心,打破“耕好一畝三分田”的固化思維,以系統論的思想處理公共事務,在內部分工基礎上做好統一輸出,做到“分(工)而合(作)”。
這也意味著,部門要突破單打獨斗、各自為政的藩籬,培育協作治理的意識?;谶@個理念,政府應進一步明確職能劃分,構建職責明確、權責統一、有機協調的組織架構,優化部門職能與機構設置,不斷建立和完善政企銀社協同治理機制。
數字賦能:從物理整合到化學反應
如何找準從跑部門通往跑政府的跑道,是全世界政府面臨的公共課題。就不同部門之間的“左右合作”而言,全球相繼出現了協同治理、橫向治理、協作治理等實踐模式。
公共管理學界專家認為,這些國際上通行的模式,大多通過建立協調機制和組建跨組織、跨部門、跨機構的治理結構,由此催生各類特別委員會、圓桌會、理事會等新機構。若只是簡單進行物理整合,層出不窮的新機構勢必演化成新的部門,同樣會增加協同成本,治標不治本。
而在浙江,一種新的治理模式已嶄露頭角。
萬物皆數——古希臘人畢達哥拉斯的這則預言,正在這里變成現實,不僅要變數字為生產力,還要從數字中尋求治理新模式和新路徑,力求實現“智治”,即通過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加快形成即時感知、科學決策、主動服務、高效運行、智能監管的新型治理形態、治理模式,以數字賦能產生的化學反應,實現從跑部門到跑政府的轉變。
2018年,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掛牌成立,負責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和大數據資源管理等工作,短短兩年就已歸集公共數據378.8億條,初步建成全省統一的人口綜合庫、法人綜合庫、信用信息庫、電子證照庫、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庫。這些公共數據,推倒了部門林立帶來的數據“煙囪”和“孤島”,為跑政府打下堅實基礎,也為部門間左右協同創造了無限可能。
在嘉興,民政部門借助大數據平臺,實現了民政、公安、人社等10個部門39項信息的互聯共享,建成了大救助智慧系統?!袄щy群眾申請的合法救助,只需系統‘一鍵核對’,審核時間從20天減少到1個小時內,大大提升了辦事效率?!奔闻d市民政局副局長鄭新娣說。
企業同樣從數字賦能的部門協同中獲益。今年3月,杭州“城市大腦”上線“親清在線”功能平臺,通過稅務、市場監管、社保等多部門多系統的數據協同,把政府的惠企政策快捷送達企業。
讓數據“破圈”、讓業務“跨界”,是數字賦能部門協同的核心。在浙江,最顯著的表現是依托“浙里辦”和“浙政釘”兩個平臺,內外并舉,全力打造“掌上辦事、掌上辦公”之省。目前,全省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掌上可辦率80.5%,跑零次可辦率97.4%。
數字時代,瞬息萬變。率先體驗數字賦能紅利的浙江,接下來如何加快從跑部門到跑政府的改革步伐,加大釋放數字賦能的紅利?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當前要著重提升數據運用效能,一方面運用數據高鐵等多種技術,加快形成高效的一體化公共數據歸集交換體系;另一方面要重點把新基建、綜合執法、人才創業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化解、金融風險防范等需要跨部門協同的事項,作為數據應用的攻堅事項,建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優秀應用場景。
提級進階:從全省通辦到跨省通辦
日前,聯合國大數據全球平臺中國區域中心在杭州成立,這是該平臺在全球的5個區域中心之一。中國區域中心落戶杭州,不僅是對浙江數字化發展的認可,也透露出浙江以數字化為支撐,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尋求協同發展的雄心。
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浙江要率先實現從服務大局向融入大局躍遷。如何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更好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在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陶建鐘看來,積極推動構建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從而加快資金、人才和技術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提升區域經濟社會活力,是這一躍遷的關鍵。
但是,橫亙于行政區劃間的壁壘如何突破,讓跨區域流動的企業和群眾跑一地政府即可辦事?作為浙江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橋頭堡”的嘉興,近年來在政務服務一體化上開展了諸多實踐。嘉興市政務服務和數據資源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陳煥認為,推進跨省通辦,是構建一體化政務服務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浙江頻頻以牽引者、參與者、融入者的角色,參與跨省通辦改革。今年6月,長三角區域警務一體化有新突破,三省一市充分打通數據匯聚鏈路,頒發了全國首本跨省網上遷移的居民戶口簿。近日,浙閩贛皖四省邊際城市跨省通辦改革協商會議在衢州舉行,探索高頻電子證照跨省互認共享,推動政務服務大廳和政務服務平臺融合,為群眾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辦事渠道。
省委改革辦相關負責人認為,作為改革的先行者,浙江要始終堅持用戶導向的互聯網思維,以群眾和企業需求為著力點,聚焦教育、就業、社保、出行等民生事項,緊扣與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密切相關的營商環境事項,率先推動高頻事項跨省通辦。
這個“小目標”并非憑空想象。在政策層面,2018年國務院就印發相關指導意見,對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進行部署。在技術層面,浙江“最多跑一次”、江蘇“不見面審批”、上?!耙痪W通辦”等改革舉措,為政務服務跨區域通辦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
從全省通辦到跨省通辦、再邁向國內通辦,在建設“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下,浙江更要抓住重要機會和重要節點,在從跑部門到跑政府上實現領跑。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