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建立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
按照這一根本遵循,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組建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了深入持久的數據治理工作。12月11日,在玉林召開的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現場推進會,全面總結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階段性進展,清醒分析改革面臨的困難挑戰,堅定全面打好數據治理改革攻堅戰的決心。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區非涉密信息系統遷移上云率94.0%,全區非涉密業務專網打通率97.3%,相比之前有了很大提升,一云承載、一網通達、一池共享、一事通辦、一體安全的“五個一”數字政府新模式正加快形成。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相關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充分發揮政務數據治理對數字廣西建設、提升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堅持從數據中挖富礦、向改革要紅利。廣西通過數據治理實現公共服務高效化,形成“三大助力”:助力解決政務服務“二次錄入”問題,助力電子證照匯聚跨越式提升,助力廣西政務服務“一件事”突破一萬件。
助力 1 解決政務服務“二次錄入”問題
近期,政務服務專業業務辦理系統與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對接工作捷報頻傳: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與市垂系統、區垂系統、國垂系統對接工作成效顯著,基本解決了系統“二次錄入”問題,實現政務服務數據“一次錄入”,取得了又一個重大突破。
“二次錄入”問題是由于各單位系統不聯通造成的。群眾辦理服務事項,窗口人員要將辦件材料錄入到本單位的政務服務專業業務辦理系統才能辦理。同時,按照國務院匯聚數據的要求,群眾辦理事項的材料還要再次錄入到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由于系統不聯通,這項工作只能由窗口工作人員重復做。同樣的材料要錄入兩次,極大地增加了窗口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群眾等待時間長。因此,窗口工作人員和辦事群眾對各單位系統與一體化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的呼聲越來越高。
為加快推進政務服務專業業務辦理系統與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對接,深化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借助政務數據治理的東風,以事項為靶點,圍繞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統籌各單位力量,組織14個市和42個區直、中直部門工作人員駐場辦公,掛圖上墻,對表推進解決“二次錄入”問題。
短短3個月的時間,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全區已打通對接政務服務事項113899項,總體對接完成率95.17%,其中,廣西壯族自治區本級政務服務事項對接完成率達到89.61%,設區市政務服務事項對接完成率高達95.23%。市垂系統已打通政務服務事項33700項,完成率100%。區垂系統已打通對接政務服務事項65928項,完成率100%。國垂系統已打通政務服務事項14271項,完成率71.16%。通過系統對接,廣西壯族自治區基本解決“二次錄入”問題,實現了政務服務數據“一次錄入”,全區政務服務“一張網”已具雛形。
按照“一個不漏、應接盡接”的工作要求,廣西壯族自治區將持續推進全區專業業務辦理系統對接率100%任務。
助力 2 電子證照匯聚跨越式提升
2020年以來,廣西完成401類電子證照匯聚,比2019年提升300%;共匯聚5561萬條證照數據,比2019年提升150%。
2020年廣西電子證照匯聚取得跨越式提升,得益于廣西政務數據治理工作的全面開展,著力打通部門之間、部門內部的“信息孤島”,各部門的系統和數據逐漸聯通,政務數據開始由靜態沉淀轉向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流通。
在政務服務方面,目前廣西電子證照的應用主要有兩種:
一是通過電子證照的核驗,實現群眾辦事材料的“少交免交”。以前,群眾需要出示紙質證照才能證明身份和辦理業務,現在只需要在線上通過調取電子證照就能核驗信息,實現辦事無紙化。
二是通過電子證照銜接起原有的線上線下服務流程。推動行政審批流程將從“大廳排隊等候式”服務轉向“無人自助式”服務,群眾辦事隨時隨地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或網頁進行申報,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
隨著電子證照數據匯聚的提升,電子證照的應用面也越來越廣,極大提升了老百姓的生活便捷度。例如,如果不小心忘記了自己的社會保障卡號碼,可以在“廣西政務”APP上進行證照查詢。不僅如此,群眾辦事還可以通過電子證照核驗身份證、不動產權證、營業執照等,帶來極大便利。
在接下來的數據治理中,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加快推進各行業證照庫與統一電子證照庫對接,加大證照匯聚工作力度,并依托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積極探索電子印章系統與電子證照系統在受理系統上的使用,結合“一件事一次辦”,通過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實現“全流程網辦”,深度實現群眾企業辦事無紙化,切實做到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為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奠定堅實基礎。
助力 3 廣西政務服務“一件事”達一萬件
近日,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一件事”專區正式上線,“我要開餐館”“我要開便利店”“我要開寵物醫院”“我要開駕?!薄?4個設區市累計12785個套餐服務,涵蓋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多數企業和群眾關注度較高的事項。
自2019年12月30日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正式上線運行以來,廣西以政務數據治理為抓手,通過對政務數據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為樞紐將一件件相互分散獨立的政務服務事項,整合形成群眾密切關心的“一件事一次辦”服務。
過去開寵物店,不僅要辦營業執照,還要去農業農村部門辦理《動物診療許可證》,群眾辦理的“一件事”變成了多個部門多件事,群眾辦事需要往返多地、反復提交證明材料,增加了負擔。
得益于廣西數據治理工作的持續推進,各個部門的數據標準規范逐漸統一化、政務信息系統逐漸集約化、政務數據資源逐漸共享化,一個個部門的“孤島業務系統”和“政務數據壁壘”相繼打通,政務數據開始相繼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有序調度和高度共享。如今,辦事群眾不用再逐個部門咨詢,對列入“一件事”專區的服務事項,群眾只需一次性從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獲取所要辦理事項的全部信息及辦理流程,一步到位辦成“一件事”套餐服務,最大限度減少了跑腿次數。群眾和企業的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切實增加。
據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將繼續深入開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持續推進數據治理,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件事”改革夯實數據基礎和聯辦基礎,加快實現新一輪政府效能的大提速與大提升。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