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國家試點開展以來,寧國市以群眾“線下”需求為導向,積極創新政務公開方式,打造“標準+特色”的政務公開專區,助力基層管理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
探索“六個規范”為內容的專區建設標準
寧國市確定了在“市民之家”大廳、圖書館、檔案館和19個鄉鎮(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專區,制定專區建設方案,探索專區建設標準。
該標準即:規范“政務公開專區”標識并在專區顯著位置布置;規范電子閱報屏“4+N”首頁導航;規范依申請公開受理,公開指南、模板、流程圖,全方位提供政府信息公開現場申請、“在線申請”等服務;規范專區自助服務區、電子閱報屏、“辦事指南碼”等設施配置,并提供免費打印、復印服務;規范實物資料公開,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政務服務辦事指南、政策匯編、寧國市人民政府公報、黨報黨刊等政策資料服務;規范咨詢(導詢)微笑服務,設置咨詢(導詢)臺,配備專職引導員、幫辦員,提供指引、咨詢、投訴、辦理等服務。
創新“政務公開+”為模式的專區建設特色
運用“政務公開+全域旅游”模式,寧國市文旅局、各鄉鎮(街道)利用政務公開專區的電子閱報屏、政民通電視、張貼欄、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媒介,全面公開寧國市旅游業相關政策文件,通過圖表解讀、畫冊宣傳、音視頻推送等多種形式宣傳寧國旅游,積極鼓勵農村農民參與鄉村旅游合作社、農家樂協會等經濟組織和自治組織,實現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該市方塘鄉發布板橋自然保護區、落羽杉濕地公園等旅游宣傳圖片100余張,旅游推介視頻2個,吸引辦事群眾和民宿投資意向的關注;港口鎮西村將農戶閑置房屋進行集中經營取得良好經濟社會效應;云梯鄉千秋村農家樂集群發展到100多家,解決群眾就業300余人,旅游收入超6000萬。
運用“政務公開+公共服務”模式,寧國市“市民之家”醫保大廳利用智能客服機器人“伊寶”,通過語音、視覺等方式為辦事群眾解答醫保等問題咨詢,并輔以身份識別及政策宣講,“咨詢臺+自助服務+智能機器人”的便民服務新模式,極大地提升了辦事群眾的體驗感、獲得感;在寧國市各政務公開專區,電子閱報屏還規范設置有“寧國公共服務公開地圖”的查詢服務,集中展示寧國市學校、醫院、供水、供電、供氣、公共交通、酒店民宿、物業等180余家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方便了群眾的工作生活,助力基層服務水平提升。
運用“政務公開+民生服務”模式,該市圍繞醫療、就業等群眾關心關注的重點領域,積極拓展公開渠道,精準公開信息,回應社會關切。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政務公開專區在電子閱報屏、政民通電視等首頁設置“疫情防控專題”,及時播報、轉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告,采用視頻、動漫等形式公開防控措施、疫情動態、科普知識等,引導輿論導向;聚焦復工復產,政務公開專區的電子閱報屏設置“復工復產”欄目,方便市民查找政策和信息,其中,“支持中小企業政策云平臺”,對政府網站信息庫里的61個幫扶政策,分服務部門、辦事指南、承辦科室、聯系電話等進行了精準公開,對幫扶指導、人才服務、監管創新、金融服務等六個方面,進行了多形式解讀。
暢通“線上+線下”為渠道的專區建設互動
政務公開專區集約化、標準化地公開政府信息,結合以“政務公開+”的特色模式,有力提升了政府信息為民服務的水平,同時有效搭建了辦事企業群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互動的平臺。寧國市先后通過電子閱報屏、“政民通”電視、專區意見箱等,對十余項政府和部門重大決策進行全文公開和意見征集,并深入宣傳舉措、成效,增強了企業群眾的參與度、滿意度。
今年以來,該市先后召開9場政府開放日活動,邀請群眾走進政務公開專區、走進政府機關,了解政務公開專區功能,面對面地座談,征集和解決企業群眾辦事難點、堵點、痛點,提升了政府親和力、公信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