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政府”改革舉措持續向基層延伸,基層減負便民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記者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穗好辦”APP已上線超1200項便民事項,全市鎮(街)、村(居)已布設超1800臺政務服務一體機。市民通過“小屏”“小窗”即可隨時隨地辦事?!盁o接觸”受理、“不見面”審批、“零跑動”辦事,打通了廣州市民辦事“最后一米”。

  放權:推動群眾需求強烈的事項調整至區實施

  為實現“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辦事”,近年來,廣州市按照“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事權,一律交由區行使”和“實現事權全鏈條、全流程、全領域下放”的原則,遵循“滿足群眾需求強烈,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總體思路,自2018年以來分兩批次組織市級部門梳理出調整由區實施的138項市級公共服務事項,并以市政府規范性文件形式印發實施。

  從總體上看,下放事項主要集中在與社會民生密切相關、群眾需求強烈、區實施更方便有效的事項,涵蓋了人社、民政、殘聯、來穗服務等多個領域。其中,各區即辦件事項平均83項,占比約60%,在街鎮辦理的事項平均52項,占比約38%。2020年第二批下放的市級公共服務事項在11個區的業務辦理總量約2.5萬件,總體上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

  如,發放人才綠卡事項下放到區后,廣州市各區陸續實行吸引人才的特色舉措,天河區、南沙區等區在廣州市人才綠卡制度基礎上降低申請人才綠卡的學歷要求,進一步擴大了可申請人才綠卡人群的覆蓋范圍。自去年4月事項下放后,11個區辦理量共702件。

  減負:數據跑腿代替群眾和基層干部跑腿

  如何讓基層政務服務“少填、少帶、少跑、少報、快辦”?廣州市通過業務簡化、可信身份認證、電子證照、數據共享速遞服務等措施,優化業務流程,精簡辦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讓數據跑腿代替群眾和基層干部跑腿,提升基層民生服務效能。

  數據共享減填報。以往基層工作人員反映二次報送、二次錄入的問題較為突出。通過資源整合、數據共享,越秀區將街道社區原需上報民政、人社、城管等共132種業務報表清單和臺賬,取消了83種,報表減少率達62%,以“機器換人”的思路,讓基層工作人員從繁雜的事務中抽離開,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社會治理中,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業務簡化減時間。廣州市在開展事權下放的同時,鼓勵各區在遵循市區統一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等便民舉措。各區積極改進辦理模式,優化服務流程,借助電子材料、在線身份確認技術,結合郵政快遞收寄服務,推行線上受理、審查、辦結,有效提升了服務效能。如在市人社局和各區相關部門努力下,發放人才綠卡業務實現了全流程網上辦;荔灣區民辦職業培訓機構名稱業務承諾辦結時限由原來5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壓縮了80%;南沙區人才綠卡業務申請材料從原來的9件精簡至6件,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電子證照減材料。聚焦企業群眾證明、資料反復提交等問題,以“數據多跑路”推動減證便民。市電子證照系統已上線656種證照,簽發1933萬張電子證照,可調用省級部門簽發的戶口本、身份證、社??ǖ?000萬張,并實現超1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免證辦。

  集成:移動政務服務“一端”辦

  2020年3月,廣州移動政務總門戶“穗好辦”APP發布。市民只需下載一個APP,即可一站式辦理個人和企業事項。經過10個月的運行,“穗好辦”APP用戶量已超過350萬,服務事項超過1200項。

  依托“穗好辦”APP,2020年以來累計新上線53項基層高頻民生服務事項,除“獨生子女父母計劃生育獎勵”事項外,其它事項均實現“零次到場”,辦理全程均不需要市民跑現場,實現網上填報申辦資料,網上送達審批結果,“穗好辦”基層減負專區自2020年4月5日上線以來累計辦理量達250萬筆。

  如,南方人才檔案托管類共10個事項已取消大廳辦理,全部基于“穗好辦”APP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申請人無需攜帶產權證明材料、租賃合同以及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到街道進行辦理,如今通過“穗好辦”線上填寫申請表并上傳電子附件材料后即可提出申請。申領社???,之前由個人或員工所在的參保單位向社保中心提出辦卡申請,如今統一由個人通過線上提出制卡照片審核、填寫資料及上傳電子附件即可辦理,此項業務通過“穗好辦”辦理的年業務量預計達50萬筆。

  此外,個人常用證明實現“秒批”。人社局退管辦的親屬關系情況出具證明、政審材料情況出具證明、福利分房情況出具證明、檔案存放情況出具證明等常用證明已上線“穗好辦”并全市推廣;社保參保證明、醫保證明、醫保明細證明、個人完稅證明等常用證明已實現線上開具,市民通過“穗好辦”APP提交申請后,無需審批,立刻可以拿到辦理結果,實現“秒批”;市民也可持身份證,線下通過遍布全市的政務服務一體機、政銀一體機辦理,實現常用證明“就近辦”“自助辦”。

  同時,為方便不使用或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老年人網上辦事,長壽保健金申領、計劃生育獎勵扶助金網上資格年審、社??ㄉ觐I、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申請、社會化管理退休人員相關證明開具等高頻服務事項,均已支持授權代理、親友代辦等功能。

  下沉:構建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

  廣州市通過自助終端打造“不打烊”的政務服務、不斷提升基層民生服務體驗。

  目前,通過省市協同、銀政合作,全市所有鎮(街)、村(居)基本實現自助終端全覆蓋,累計已布設1800余臺政務服務一體機。一臺機器集成多種服務事項,覆蓋出入境、交管、人社、民政、衛健、殘聯、稅務等業務類別,可以提供個人名下房產查詢、個人完稅證明打印、港澳臺簽注申請、駕駛員和車輛違章查詢等近百項業務辦理,為市民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政務服務。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市政數局大力開展政銀合作,推動政務服務向商業銀行網點延伸,已有280多個建設銀行網點的980臺一體機自助服務終端可提供社保醫保查詢等高頻政務服務。下一步,這一合作模式將會向其它商業銀行網點全面鋪開,進一步推進基層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辦理,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米”,把政務服務送到家門口。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