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世界銀行重慶營商環境咨詢評估項目視頻會在我市召開。前期,世界銀行對重慶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登記財產、執行合同和辦理破產等5個指標進行了咨詢評估。此次咨詢評估結果顯示:我市相關指標均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登記財產、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指標已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

  微信圖片_20210120143521.png

  重慶為何能取得這些成績?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近年來,全市上下打出“組合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倒逼改革、順推開放的重大機遇。在財政部和國家有關部委的指導支持下,全面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標準,密集出臺優化政策,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問題。

  各指標出臺11個總體優化方案,110多個配套政策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和分管市領導任組長的11個指標專項工作小組,形成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市領導具體抓、各市級部門分頭抓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機制。市級45個單位和39個區縣緊密配合、共同發力,全市上下形成優化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

  同時,我市加強學習交流。邀請財政部等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國內外有關專家來渝培訓交流,組織相關人員赴北京、上海等調研考察,全面學習先進思路和做法,并組織開展第三方模擬測評,提出問題清單和優化建議。市人大、市政協、市紀委監委等將營商環境作為參政議政和監督檢查的重點事項,通過調研座談等方式收集300余家企業和中介機構意見建議。

  在此基礎上,我市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圍繞減環節、縮時間、提效率、降成本,精準制定“1+11+N”政策體系,以對標國際先進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為統攬,出臺各指標總體優化方案11個、配套政策措施110余個。

  有了好政策,還得讓市場主體知曉。我市上線“營商重慶”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依托市政府門戶網站和App開設“優化營商環境”專窗,采取一圖讀懂、微視頻等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動解讀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100余次,刊發報道3000余篇,吸引超過5000萬人次閱讀轉載,組織優化營商環境十佳案例評選,獲得市民點贊近億次,形成全社會知曉、支持和參與優化營商環境的良好氛圍。

  此外,我市還組建培訓專班,培訓窗口工作人員和中介機構,市區兩級共組織培訓200余場,參訓人員達2萬人次。

  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登記財產平均壓減六成辦事時間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簡化審批流程方面,我市對標國際先進,目前存量房轉移登記壓減為1個環節,可當場領證,辦理速度走在全國前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申報材料和辦理時間均精簡50%以上,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全流程環節壓減至8個,時間壓減至34天,便利度位居全國前列。開辦企業網上辦理率達98.1%,常態化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1天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19年評估報告、世行2020年評估報告對比顯示,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登記財產等兩次評估均涉及的3個指標,平均壓減60%的辦事時間和52%的辦事環節。

  同時,我市大膽創新。首創法治化營商環境司法評估指數體系,成立西部地區首個破產法庭,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適用簡化方式審結破產案件平均用時89天,審理周期同比縮短20%以上。開行“滬渝直達快線”,重慶港與上海港之間水運整體時間平均減少40%,穩定外貿企業生產和物流預期。在規范和降低涉企費用領域更多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消除隱形成本。在重慶開辦企業全流程均實現免費辦理,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僅需企業支付聘請監理機構費用,低成本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在服務方面,重慶借助智慧政務,提升服務效能。例如,全市建設“智慧法院新生態體系”,商事案件簡易程序平均開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開庭1.3次。依托電子稅務局推行增值稅納稅申報“一表集成”,企業準備、申報、繳納稅費所需時間壓減至年均100小時內。此外,還加快打造“渝快辦”政務服務新模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累計注冊用戶達2066萬,辦件量突破1.4億件,市級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比例超過99%,網上可辦事項超過95%。

  今后在線政務服務更多應用場景將實現電子化

  重慶今后將如何做?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對標先進加大改革力度,在財政部統籌指導下,全面對標世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借鑒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增強政策實施效果。全力創建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積極探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經驗。

  同時,全市將更加務實高效加快政策落地,加快設置政務服務大廳綜合窗口,推動各指標業務流程標準化,提升窗口服務人員專業化、規范化水平。今后將加強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實現更多應用場景電子化,推進政府部門之間數據共享互認,提升網上辦事便利度。

  此外,還要持續推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在擴大“營商重慶”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影響力的同時,全市將采取電話回訪、上門服務等方式,向市場主體、中介機構適時精準推送政策信息,推動惠企政策應享盡享。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