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也是近年來廣西經濟騰飛的翅膀。順應數字經濟大潮,廣西以“信息網”建設大會戰為抓手,借助新基建推動傳統產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乘風破浪的數字經濟成為廣西經濟逆勢崛起的新動能。
在柳州柳工挖掘機有限公司總裝廠的裝配線上,每一個零部件都有一個專屬的二維碼,裝配工人手持PDA掃碼就能進行在線裝配。同時,裝配車間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實時看板,時間周期精確到秒,無論是生產、物料、設備還是質量等方面的數據一目了然。發現問題,系統會及時報告,相關人員隨即開展跟蹤和改進,車間現場管理實現了從原來人找問題到現在問題找人的成功轉變。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EMS技術專家 麥強:2020年智能裝配系統實現了裝載機和挖掘機業務群的全覆蓋,以柳州挖掘機公司為例,2020年較2019年精確到天的生產計劃達成率提升了114%,單臺問題數減少了70%。
近年來,我區大力推進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產業數字化水平不斷提高,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新模式、新場景、新應用不斷涌現。5G、人工智能在本土大型工業企業生產領域的應用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數字產業化方面,華為、浪潮等50多家知名企業落地,鯤鵬、信創產業形成,一批國產手機、計算機、服務器等形成產能;東信、數廣等本土企業迅速成長,一批數字技術創新平臺組建運營,勢頭強勁。2020年,全區數據經濟總量達7267億元,占全區GDP的32.8%。2020年1月—11月,廣西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速排全國第二位。
數字經濟飛速發展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夯實。我區積極開展“信息網”三年大會戰,編制規劃性文件,孵化培育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扎實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在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水仙村,400多戶村民在家中打開廣電云盒,就能盡情享受智慧廣電帶來的便捷。
貴港市覃塘區三里鎮水仙村村民 楊少云:以前是看電視,現在是用電視,現在有這個電視相當擁有一部電腦,什么都可以查。
“壯美廣西 智慧廣電”廣電云村村通戶戶用工程大力實施“一網一云一平臺”建設,不僅保留了廣播電視的特點,還實現了網絡建設大帶寬和低成本,滿足新時期用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2020年我區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廣播電視光纜村村通,累計發展“廣電云”用戶151萬戶。
廣西廣電網絡公司 常務副總經理 黃海山:加快推進新時代農村宣傳文化陣地的建設,構建智慧廣電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我們智慧廣電與鄉村經濟發展。
2020年,自治區“信息網”累計完成年度投資278.36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05.83%;全區建成5G基站超3萬座,發展5G用戶超1千萬戶,光纖網絡已覆蓋全區所有行政村和80%以上自然村。截至2020年12月,我區已建成數據中心77個,總機架規模達到1.22萬架,上架率約53%,覆蓋了全區14個地市。
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規劃投資與產業發展處負責人 錢坤:“十四五”時期,我們要加快數字產業化,培育新計算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國家級的5G產業應用集聚區和融合應用示范區,推進實施產業的“上云用數賦智”功能,加速一二三產的數字化轉型。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