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全國第一個適老化移動端老年人服務專區;在全國率先推出居民身份電子憑證;通過“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轉互認,成為全國首個實現跨境轉碼互認的健康碼平臺……“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2018年5月集成上線以來,不僅創下多個全國第一,日前注冊用戶更突破了一億,成為全國服務最全、用戶最多、活躍度最高的省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

  深入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是適應信息化發展時代趨勢、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必然要求,也是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運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戰略部署,廣東以探索集成各項政務服務的“粵省事”平臺為抓手,持續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至2020年底,累計業務量48億筆,上線1632項服務、87種電子證照,其中1113項服務實現群眾辦事“零跑動”,便利度與體驗感大幅提升、領跑全國,初步形成了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廣東品牌。

  從奔波千里為年審,到“刷臉”登錄立等可取,再到足不出戶就可以線上預約辦證,動動手指就可以處理駕駛證違章……上線兩年多來,“粵省事”名副其實地讓群眾辦事越來越省事,也因此越來越受歡迎。這其中,關鍵就在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化用戶思維和問題導向,著力解決群眾辦事的難點痛點。通過制定《廣東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0年)》及其實施方案,明確數字政府建設總體框架和要求;建立全省一盤棋工作機制,成立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和平臺技術的標準化、集約一體化等。針對老年人群體面臨的“數字鴻溝”,全面開展政務服務適老化改造,舉辦數字政府開放日老年人專場,線上線下服務同步優化,助力老年人辦事“無障礙、不折騰”,彰顯為民便民政務服務溫度。

  數字政府是建設“整體政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著眼于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持續深化改革,拓展平臺應用場景和連接能力。近年來,廣東在“粵省事”探索基礎上,及時總結復制經驗,先后推出面向全省1300萬商事主體的“粵商通”,面向全省公職人員的移動辦公平臺“粵政易”,數字政府建設不斷邁出新步伐。疫情期間,各相關部門強化協同協作,第一時間建立防控數據共享機制和標準,創新推出“粵康碼”應用,并拓展到跨境貨車司機、進口冷鏈物流工作人員管理等多個場景,推出一大批非接觸式政務服務,以“一周上線、一天推出”跑出了助力戰疫加速度,也擦亮了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廣東品牌。

  進入新發展階段,加快數字化發展,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是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的重要方向。深入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要著眼于經濟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聚焦“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提升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強化數字政府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加強政數系統黨風廉政教育、創新數字政府改革機制等重點工作,深化“粵系列”平臺應用場景,激發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潛能,持續打造廣東數字政府金字招牌。

  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既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是適應新發展階段新形勢新要求、凸顯競爭軟實力的重要方面。注冊用戶突破一億,是用群眾口碑建立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一個新起點。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堅定不移抓好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工作,以更大力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不斷縮小“數字鴻溝”,讓億萬人民在共享數字化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