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法治政府建設的探索,直面人民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盲點”,通過“以點帶面”進入提質升級階段。
剛剛過去的202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亮點頻現:廣西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領跑全國;南寧市、崇左市和巴馬瑤族自治縣獲得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地區和項目命名,廣西被命名示范建設點的總數位列全國前十名;廣西商會人民調解工作獲全國工商聯肯定……
近年來,廣西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決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升,政府法治效能顯著提高,在法治的軌道助推廣西治理現代化,保障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大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
法治已成為南寧市城市發展的“指南針”。每年春節后的第一次市政府常務會議開展專題學法活動已成為“固定動作”;法治建設納入南寧市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占比始終保持在10%以上;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評估,實施依法行政考核末位約談制度。行政執法人員需通過閉卷考試后方可上崗、續任,新提拔領導干部任職前開展法律知識測試,小小一張合格證,直接影響任職。
南寧市是全國電動車大市。面對數百萬輛電動車的管理,南寧市交警在全國創造性推出“以學促管”“學罰結合”柔性執法新模式:只要電動自行車存在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法行為,電動自行車違法當事人一律被責令參加現場交通安全學習。2016年,公安部曾向全國推廣這一“南寧經驗”。
2020年4月,南寧市交警為進一步規范和治理電動自行車管理又出“新招”——“線上學交規,免費送頭盔”。這一系列創新舉措,廣受群眾好評。
電動車管理的柔性執法只是南寧市創新執法方式的探索。南寧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邱明宏表示,創新建立“南寧市網上行政執法暨電子監察系統”,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確保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每年舉辦電視問政10期,推動媒體監督、網絡監督、百姓監督與依法監督有機結合,促進依法行政。設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巡回法庭、檢察室,為自貿區建設發展提供精細化、專業化、國際化司法服務。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充分發揮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以點帶面”功能,將活動擴展至“法治政府建設+政法工作示范創建”,推出“法潤民心”、助推桂林市營商環境優化、“法徽耀山水”等98個示范培育品牌。創新依法治理,建立法學專家、法律工作者參與信訪積案、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機制,全面推進“村(社區)三官一律”(三官一律指法官、檢察官、警官和律師)建設,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得到有效化解。據統計,2020年桂林市共成功調處矛盾糾紛近3萬件,法律服務基層“最后一公里”有效打通。
2019年,《廣西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設定的76項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基本完成。廣西法治政府建設的探索,直面人民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盲點”,通過“以點帶面”進入提質升級階段,在全國率先推行自治區、市、縣三級旅游、公安、工商、交通運輸、物價等部門聯合執法模式;實現行政執法公示全區覆蓋;實現行政裁量基準廣西全覆蓋;建立司法、行政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將區、市、縣三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納入廣西法治政府建設績效考評;將學法用法考試納入國家工作人員年度考核。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聚焦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廣西深入推進行政管理職能與流程優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按照“能放盡放、充分放權”的原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分兩批下放162項行政權力。同時,全面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深入推進極簡審批改革告知承諾制,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加快推行“放管服”改革,推行承諾制度全覆蓋審批新模式,探索工程建設項目分階段審批,探索“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地便民利企。
南寧市行政審批局在南寧市民中心,打造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綜合服務大廳,推行“一窗一事全辦好”審批改革,審批效率提高60%,部分事項審批比法定時限壓縮75%以上,117項服務事項實現即到即辦,自治區、市、城區三級事項扁平化審批,做到“審批不出自貿區”。
世界500強企業德國郵政敦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綠地集團,以及中國500強企業浪潮集團等企業紛紛進駐南寧片區,南寧片區揭牌以來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計新增企業7116家,其中外資企業53家。
“政務服務開啟‘無人超市’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腳尖’到‘指尖’?!蹦蠈幨行姓徟洲k公室主任李力表示,南寧不動產登記、人社、公安、公積金、稅務等66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通過自助服務終端系統數據比對,實現全流程網上辦理、自助獲取審批結果,不收取紙質材料,真正實現了24小時不見面智能審批。此外,126項政務服務事項的申請材料,可通過一體化平臺“一鍵獲取”查詢、核驗、調用電子證照。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南寧市全面強化法治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企業投資項目“容缺候補”審批制度,創新全鏈條審批服務,開啟辦事創業“一事通辦”新模式,為企業開辦提供“保姆式”服務,企業開辦、登記財產、獲得電力等營商環境指標進入國內一流水平。
在打造法治化通關環境工作中,崇左市聚焦通關便利化問題,在友誼關口岸施行“提前審結、卡口驗放”模式和智能通關,通關時間大為縮減,由原來的平均2小時縮短至10分鐘;利用憑祥檢驗檢疫試驗區的國檢試驗區優勢,實施“全申報+風險監控+問題追溯”監管模式,實現了有效監管和通關便利的高度統一,通關時間縮短60%,同時創新越南車輛直通廠區模式,有效降低了運輸成本。
與此同時,崇左市在全國率先與越南簽訂聯合解決邊境民事糾紛調解備忘錄,建立中越聯合調解機制;同時加強與越南等東盟國家的執法合作,公安、司法、人社、衛健等執法部門分別與越南簽訂合作機制,從“背對背執法”到“面對面共治”,為貿易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政府建設需補短板強弱項
推進全面依法治區,建設法治政府是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在中共廣西區委黨校法學教研部講師周正看來,對照新時代法治政府建設新要求,廣西法治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與弱項。
首先,政府守信踐諾機制亟待完善。政務誠信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部分,招商引資、訂立行政合同等政務活動均應遵循誠實守信原則?!笆奈濉逼陂g應建立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并建立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合理補償機制。
其次,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廣西當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成效顯著,覆蓋面廣、精準便捷,但仍存在制度建設不充分、多部門間協調不足、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群眾需求未能全面滿足等問題?!笆奈濉逼陂g應進一步完善制度,建立機制,解決相關障礙與問題,為群眾提供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的公共法律服務,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再次,依法行政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主要表現為行政決策公眾參與度不足,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落實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績效考核和檢查督察存在盲點,基層法治政府建設需要進一步提升?!笆奈濉逼陂g應完善相關公眾參與重大行政決策機制,構建起自治區、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
最后,要加強高素質法治政府人才隊伍建設。當前廣西法治政府建設仍然面臨人才隊伍力量薄弱、基層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需要吸納專業人才,進一步加強法治人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素養教育;明確制度紅線,確保法治工作隊伍廉潔自律;切實加強法治工作隊伍職業保障力度,做到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