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沈陽市首次發布區域營商環境評估報告——《沈陽市各區、縣(市)營商環境評估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以“解剖麻雀”的方法,透視13個區、縣(市)底數。在13個區、縣(市)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中,渾南區、沈河區、沈北新區、和平區、皇姑區、鐵西區位列前六。
優化營商環境,一直是沈陽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秷蟾妗返陌l布,不僅是為了貫徹國家、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要求,全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是激發區域營商環境建設創新活力,不斷提升沈陽的吸引力、創造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對標國際
客觀反映各地區營商環境水平
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是一場“刀刃向內”的革命。
這次評價遵循“對標國際,聚焦本地,問題導向,邊評邊改,以評促改”的模式,參照世界銀行最新的營商環境評估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并對照國家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緊密結合各區、縣(市)的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問題、目標、結果為導向,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監管與服務維度,聚焦市場主體和社會群眾滿意度,科學設置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獲得用水用氣、登記財產、納稅、政府采購、招標投標、政務服務、市場監管等10個評估指標,適當調整二級指標的權重,彰顯各區、縣(市)在優化營商環境中的特色。
《報告》中最大的亮點是科學、客觀地評估定位了各區、縣(市)當前的營商環境水平。第三方機構于2020年6月-8月期間,通過為期2個月的實地觀察、訪談調查和問卷調查等方式,充分獲取各地區相關指標數據,深入查找短板和不足,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有利于充分發揮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的引領和督促作用,引導各地區形成優化營商環境良性競爭態勢。
亮點紛呈
營商環境建設情況總體較好
從此次評估中,可以看出各區、縣(市)營商環境建設情況總體較好,沈陽首發各區縣(市)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和亮點,得到企業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比如,在渾南區新注冊的企業可享受免費刻章服務;沈河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了政務服務網上“一件事一次辦”,構建“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等辦理新模式;沈北新區在全市率先實行“拿地即開工”,建立“精準供地、并聯審批、容缺受理、模擬預審”服務機制;和平區推出“辦事方便”十大舉措,以高質量政務服務支持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皇姑區出臺“皇鉆十六條”惠企政策3.0版,推出“皇姑辦”品牌服務舉措;鐵西區開啟環評審批新模式,對部分污染小、風險可控以及民生類建設項目實施環評“即來即辦”審批模式,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
以評促改
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
《報告》的發布,有利于各區、縣(市)進一步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推動各地區出臺政策,實現體制改革創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提升營商環境水平。
據悉,對13個區、縣(市)的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今后每年都將開展,同時將逐漸增加促進各區、縣(市)營商環境建設的特色考核指標,比如在政務服務指標中加入項目服務、創新創業、數字經濟等。沈陽將逐步建立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精細化、差異化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推動各區、縣(市)不斷加速營商環境建設的創新改革,全面提升數字政務能力和效率。
下一步,市營商局還將推動以評促改向區縣延伸,鼓勵開展原創性、差異性探索,在全市內復制推廣各區、縣(市)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做法,切實發揮區、縣(市)營商環境評價導向改革的積極作用,帶動各地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提高沈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