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是連接政府和群眾的橋梁,與企業生產經營、群眾工作生活密切相關。政務服務質量好不好、水平高不高,是檢驗政府部門是否真正將群眾放在心上的重要標尺,也是激發區域發展動力、活力的重要因素。
41件省定“一件事”全部實現線上好辦、線下兜底可辦;3080項政務服務事項中,95%以上網上可辦,80%以上實現全程網辦;向基層下沉政務事項共559項,建成“15分鐘政務服務圈”……這組數據,展示了2020年浙江瑞安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能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讓企業安心、群眾舒心,關鍵是看政務服務是否‘走心’?!笔姓辗罩行挠嘘P負責人介紹,2020年瑞安市政務服務改革持續發力,瞄準企業生產經營和群眾工作生活中的“堵點”“痛點”,在實現政務服務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數字賦能,群眾辦事更暖心
政務服務好不好,企業和群眾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
去年3月份,溫州蕙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明杰通過“浙里辦”APP,在市場監管業務區塊辦理了企業開辦手續,從開始填報到辦結,全程不到半小時。說起辦件經歷,他連連稱贊:“在家注冊開辦企業,一次也不用跑,疫情防控時期的審批服務竟然這么快捷高效!”
在疫情防控期間,市政務服務中心牽頭組織、統籌協調各部門窗口,積極探索政務服務“指尖行動”,通過“預約辦”“代辦”“郵寄辦”及“窗口外移”等措施保障群眾辦事需求。
市政務服務中心優化完善線上辦理流程和功能,通過微信公眾號“瑞安發布”公布“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APP、“支付寶小程序”等網上辦、掌上辦服務渠道,積極引導企業和群眾通過浙江省政務服務網、“浙里辦”APP及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3.0(工程審批系統2.0)、全程電子化登記平臺等進行在線申報。
此外,針對“所需材料、表單填寫、在線申報”等常見的問題,該中心搭建微信、釘釘、郵箱為載體的輔助導辦體系,做好在線答疑、靠前服務,組建一支涵蓋公安、人社、稅務等29個部門精通業務的人員隊伍,通過電話和郵件等方式,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的咨詢解答服務,指導企業辦事人員、群眾開展掌上辦、網上辦業務,實行“不見面”“零跑腿”審批。
2020年,瑞安市通過“浙里辦”APP實名注冊用戶數74.77萬,名列溫州各縣(市、區)第一。
綜合集成,政務服務更高效
去年9月30日,市民余女士來到市政務服務中心住房公積金窗口,辦理貸款抵押的預售房產轉現房業務。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她在新開設的“住房公積金貸款預轉現一件事”專窗,只花了30多分鐘,就完成了不動產證辦證、契稅繳納、預售轉現房抵押登記。
余女士享受到的,是瑞安市率全省之先推行的住房公積金貸款“預轉現”一件事改革帶來的便利。
據了解,過去群眾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預轉現”,需住房公積金、不動產、稅務窗口分別受理,材料重復收取,各辦理節點銜接不緊湊,總辦理時間需要4至5個工作日?,F在,群眾一次遞交一份材料,即可完成全環節受件,各辦理節點辦結后自動流轉到下一環節,無縫對接,總辦理時間僅需30分鐘左右。
變“群眾跑”為“干部跑”“數據跑”,變“反復跑、多頭跑”為“一窗辦、一次辦”,這是瑞安市“一件事”改革打造的政務服務品牌,旨在改善民生,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2020年,市政務服務中心通過建立政務服務改革專班、開設“一件事”專窗或綜合窗口等方式,研究推進41件省定“一件事”線上線下辦理,不斷實現從“可辦”向“好辦”“易辦”提升,現已全部實現線上好辦、線下兜底可辦。其中農民建房、社會救助、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8個“一件事”實現線下、線上辦理,其他33個“一件事”可開展線上導辦、代辦。
以往辦理外貿企業經營許可,企業辦事人員要依次跑市場監管、商務、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稅務等6個單位,辦理營業執照、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等7個事項,同時填報7個申請材料,一次提交或重復提交17個材料,整個流程下來,至少需6個工作日。
2020年,瑞安市試點開展外貿企業經營許可“一件事”改革,通過流程整合再造,實施專員代辦、平臺智辦,實現外貿類企業經營許可“全程只跑一個窗口,只填1張表格,8小時內即可辦結”。這一創新模式受到省商務廳高度肯定,并在溫州各縣(市、區)復制推廣。
精簡環節,項目審批更提速
流程長、手續繁、資料多,曾是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的痛點。2020年,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方面與時俱進、主動創新,統籌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驗合一”工作,實現竣工驗收“最快6個工作日”,大幅壓縮審批時間。
去年8月份,瑞安市瑞祥單元07-8部分地塊項目施工圖成功通過審查,前后僅用時5個工作日,與改革前相比至少縮短了15個工作日,有效幫助建設項目提速提效、加快落地。
這得益于“多審合一”工作機制的推行。據了解,建設工程設計方案審批環節是工程建設項目各環節中涉及部門較多、時間較長的環節。為了最大限度提高審批效率,住建各部門之間“串聯式”審查改為部門協同的“并聯式”審查,最大幅度壓縮審查時間。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的提速還體現在大力推行多事項合辦、多部門聯辦、多形式快辦的“多證合一”模式,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水電氣網外線接入工程審批三個環節不斷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創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新速度”,領跑溫州地區審批效率和服務效能。
本來需要逐項辦理消防設計審查、人防項目報建、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手續,如今在提交申報材料后,1小時不到就辦結了含有5項信息的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施工許可“多合一”新模式,讓企業人員和群眾辦事更加高效。
竣工驗收是工程建設項目建成投用前的最后一關,也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一環。由于涉及多個部門,過去竣工驗收辦結時間平均耗時60天以上。推出“多驗合一”新模式后,通過聯合驗收、提前服務、多測合一等舉措,最快6個工作日內就可辦結。
“我們在驗收前就提前介入服務,一旦發現問題,會派專人全程跟蹤指導,讓企業少走彎路,大大縮短驗收時間?!笔姓辗罩行淖〗ù翱谪撠熑苏f。
2020年,瑞安市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施全過程審批跟蹤、監測預警、時效統計等功能,實行節點管控,分階段、分環節開展項目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前三階段“最多50天”和竣工驗收“最多30天”審批效能監測,出臺《瑞安市建設工程聯合驗收實施方案》。據統計,全年“最多80天”“最多50天”“最多30天”實現率均達100%,其中“最多30天”項目監測在溫州各縣(市、區)排名第一。
延伸擴面,就近辦理更便捷
去年7月份,馬嶼鎮江浦村村民胡一鳴來到村便民服務中心,在村代辦員的引導下,利用“甌e辦”查詢社保繳費情況。
“現在村民辦事可方便了,以前要到鎮里的社保中心查詢社保繳費情況,家到社保中心距離有六七公里,加上等公交車的時間,辦完事情回家至少要一個上午?!焙圾Q稱贊村便民服務中心建得好,政府為群眾辦了件實事。
馬嶼鎮政務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得益于“15分鐘政務服務圈”試點村建設,以前村民辦事要專程跑到鎮里,現在很多事情到村便民服務中心辦理即可。
據悉,“15分鐘政務服務圈”的打造,來自于瑞安市力推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以社區(村級)、鎮街便民服務中心為主,以市政務服務中心為兜底的辦理模式,不斷擴大政務服務半徑,推動服務下沉,以此全面推進全市村(社區)級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實現便民服務全覆蓋。2020年,瑞安市全面推進縣鄉權責重構改革,高標準建設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的便民利企服務網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動政務事項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易辦,建成“15分鐘政務服務圈”。
瑞安市通過事項下沉、強化供給、標準化建設、“線上 線下”等措施,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層延伸。事項下沉“屬地辦”,梳理公布政務服務自然人所有事項在自助網辦區100%能辦,實現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在鄉鎮(街道)行政服務中心可辦;進村入社“延伸辦”,梳理形成201項在村(社區)可辦事項清單,落實“引導網辦為主、無償代辦為輔”的政務服務模式,滿足群眾日常簡單事項辦理需求;終端布設“即時辦”,不動產權屬證明、住房公積金繳存證明、交通違章處理和罰款繳納等180項納入自助服務終端“即時辦”,為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自助服務。
據統計,去年瑞安市在車管所、醫院、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等人員密集場所共布設230臺“甌e辦”自助服務終端,全年辦件量達18萬件,居溫州各縣(市、區)前列;向基層精準下沉政務事項559項,其中高頻事項占比達22%;全市農行、農商行等100個網點設置代辦點,實現社保與公積金事項就近辦。
此外,市政務服務中心提供精準的代辦服務,服務對象包括不熟悉政務服務事項的企業或個人、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外籍人員等,極大地提高了辦事服務效率。特別是針對偏遠農村路程遠、老年人不懂用手機等“辦事難”問題,推行“村(社區)干部代跑、黨員幫跑、網格員陪跑”的暖心代辦機制,全年完成代辦12258件。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