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提質擴面聚焦民生
城市會思考,生活更美好”。2020年,南昌城市大腦正式上線運行,通過布局交通出行、醫療健康、脫貧攻堅、文明創建等領域的六大應用場景,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精準的公共服務,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今年,南昌城市大腦如何更“善解人意”,將建設哪些場景,市民和企業將享有哪些新便利?2月27日,南昌城市大腦提質擴面工作推進會召開,回顧了城市大腦一期建設給城市帶來的種種變化,并印發了《南昌城市大腦2021年提質擴面工作方案》,明確了下一步工作的基本原則、具體目標和重點任務,力爭讓城市大腦再開“腦洞”。
提質擴面
加快六大場景深化推廣
取消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扶貧不落一人”場景實現5951萬元救助補貼“一天不差”“一個不少”直達上萬名困難群眾;不斷完善的“優惠政策直達”場景,讓原本復雜的政策兌現變得簡單便捷;私家車進出停車場不再需要停下掃碼;駛進醫院就能看到電子屏幕上實時發布的周邊停車場空余停車位信息…… 南昌城市大腦為我市城市治理帶來諸多“硬核”便利。
在此基礎上,圍繞擴容擴面、提質提效,我市將加快南昌城市大腦現有六個場景的深化推廣。到今年6月,“南昌交通不限行”場景覆蓋范圍將從原限行區、紅谷灘區的80平方公里擴展至全市建成區586平方公里,同時在客戶端新增路況地圖顯示功能,優化擁堵識別算法,增強擁堵預判功能,進一步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扶貧不落一人”場景將由安義、西湖、新建3個試點縣區推廣到全市所有縣區(開發區),實現城鄉困難群眾低保金和殘疾人“兩項補貼”全部通過城市大腦發放?!皟灮菡咧边_”場景實現所有便民惠企政策“應上盡上”,全部通過城市大腦“免批秒兌”?!拔拿鲃摻ú幌戮€”場景將提升主動發現不文明事件能力,形成“發現—轉派—處置—自動識別—結案”常態閉環管理,實現文明創建材料常態化上報、智能化分析。
到今年6月,“舒心停車·先離場后付費”將接入全市60萬個停車位,建立全市停車資源數據庫,實現全市停車“一個平臺”、停車數據“一張網”、停車治理“一盤棋”,讓更多市民“智慧選停、一鍵直達”?!跋瓤床『蟾顿M”場景將覆蓋6家市屬醫院,同時力爭在1-2家省級醫療機構開展試點,并打通省醫保系統。
“大腦”上新
啟動七大新場景建設
在此次南昌城市大腦提質擴面工作中,南昌始終將目光聚焦在“百姓最需要、獲得感最強”的民生領域,將圍繞政府服務、旅游、教育等方面全新打造七個新場景,并計劃于今年6月完成新場景上線運行,將全市便民惠民信息系統全部接入城市大腦。
在“數字市民計劃”應用場景中,我市聚焦群眾在線身份認證繁瑣、證明材料重復性提交等問題,將構建“數字市民”認證、管理和應用體系,推動全市統一身份認證和多碼融合、一碼通用,打造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市民三位一體的數字英雄城。
為方便群眾、企業辦事創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我市將推出“政務服務一次不跑”應用場景。據介紹,通過場景我市將打造全程網辦服務、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減證無證辦理和智能“秒批”服務等南昌特色政務服務,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腿”,屆時將實現50項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一次不跑”。
現在的工作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今后在南昌旅游也是如此,只需一部手機,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全搞定。在城市大腦提質擴面工作中,我市聚焦南昌旅游資源餐飲、住宿、娛樂“整合難”等痛點,通過搭建“暢游南昌”應用場景,接入各類文旅單位,強化核心景點景區運營支撐,做到“一鍵賞味”“一鍵入住”“一鍵暢游”“一鍵惠購”“一鍵樂行”,讓游客能夠快速找到旅游資源,提升游客暢游體驗,力爭年均增加游客100萬人次。
每到開學季,家長們最操心的就是孩子入學的問題。不僅要關心學區劃分,繁瑣的入學報名流程也時常令家長們頭疼。為此,我市將打造“學位信息一鍵查”應用場景,通過接入戶籍、社保、不動產、房屋租賃、出生人口信息等多維信息,對入學報名流程進行優化,試點實施城區義務教育學生家長一鍵登錄、學位智能匹配,快速獲取子女學區學位分配情況。通過對各學校入學、學區劃片、人口新增等數據聯動分析,為教育資源提供智治支撐。
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被稱為公路第一殺手,不僅嚴重破壞公路和橋梁設施,容易引發道路交通事故,還嚴重擾亂運輸市場秩序。針對這一城市治理中的難點痛點,我市提出建設“安全運輸不超載”應用場景。通過創新源頭治超、科技治超,使超載超限車次降低50%,超載超限違規違法處置率達80%以上。
共享單車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但給城市管理帶來的問題也開始逐漸顯現,其中過量投放和亂停亂放等現象尤為突出。為此,我市將通過建設“共享單車有序騎”應用場景,精準測算區域合理投放量、各站點具體投放量,使精準投放率達90%、亂停亂放率下降50%。
此外,我市聚焦城市突發火災和險情,通過建設“消防一鍵護航”應用場景,科學調配交管、消防、醫療等資源,力爭救援車輛最短時間到場處置,實現從接警到抵達現場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
完善功能
持續強化基礎支撐體系
應用場景的建設離不開底層基礎設施的支撐。當前,南昌城市大腦以一云(政務云)、一中樞(數據中樞)、一視頻、一批場景、一艙(領導數字駕駛艙)、一端(城市大腦客戶端)、一熱線(12345政府服務熱線)為核心,一云、一中樞、一視頻是城市大腦底座層,為應用層提供算力算法支撐。
“在實施提質擴面工作中,我們將通過全面實施六大提升工程來強化城市大腦基礎支撐能力,完善基礎共性平臺功能?!笔写髷祿指本珠L何美斌介紹,我市將實施政務云提升工程,通過加快贛鄱數據湖項目建設,提升城市大腦的算力;實施數據中樞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完成16個主題基礎數據庫建設;實施城市視頻共享提升工程,基于一期已建成的城市視頻平臺,將新增250路視頻資源接入,以智慧視覺賦能城市數字化,支撐公安、交通、教育等場景建設運行;實施數字駕駛艙提升工程,推動各縣區、各部門數字駕駛艙建設,建成5-10個部門級和縣區級駕駛艙;實施客戶端提升工程,將所有便民APP入口集成到南昌城市大腦,進一步健全統一身份認證、信用、支付和安全四大公共服務平臺;實施熱線分中心建設工程,建立12345政府服務熱線城市大腦分中心,通過城市大腦主動找到政策惠及對象,并輔以智能外呼,搭建聯動政府與企業、群眾的暢通渠道,打造城市大腦“總客服”。
觀 點
王堅:
變數據為城市治理資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城市大腦”總架構師王堅在會上作了“‘城市大腦’提質擴面”專題報告。他充分肯定了南昌城市大腦一期建設情況,“南昌城市大腦的一期建設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比如‘交通不限行’‘舒心停車·先離場后付費’等場景都做得很好,走在了全國前列?!蓖鯃哉f,“南昌擁有先進的理念,并運用科技力量去執行,由此迎來了一次城市社會治理的數字化變革?!?/p>
王堅表示,南昌已經從簡單的數據分享轉變為了數據協同,從數據歸集轉變為了數據向基層?!皵祿窒硎且粋€結果,而數據協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制。過去我們只講結果,不講機制,所以結果也得不到。然而中樞機制解決了系統互通和數據協同。以前社??ā畯臒o到有’,增強了民生保障力;現在‘從有到無’,提升了市民的就醫體驗,這是各部門數據協同利用的成果?!蓖鯃哉f,“再比如,以前南昌市的交通數據只會出現在交通指揮中心的電腦屏幕上,但現在它還出現在了南昌市第三醫院撫河院區的誘導牌上、出現在了南昌城市大腦的客戶端上。這就是從數據歸集轉變為了數據向基層?!?/p>
提及下一步南昌城市大腦提質擴面應當怎么做時,王堅以留宿杭州的旅客人口分布為例,分析強調城市大腦感知收集到的數據,只有經過加工處理才能成為決策的有用信息?!安恢皇锹糜?,對待城市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海量的數據加上精準的分析,才能形成有效的決策?!蓖鯃哉f。
王堅認為,城市大腦建設要有體系性,不能只是簡單地盯著一個局部的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從整體的角度,系統地來解決和改善城市的問題。真正的城市大腦建設應該是讓我們的城市像一個真正的生命體一樣,隨著時間而成長,隨著處理的事情的增多而不斷積累經驗,能力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如果我們每一個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經驗都會慢慢沉淀在城市大腦里邊,而且不會隨著管理者的離任而消失,那么每個人的經驗都會變成城市治理的經驗,這個城市的治理能力就會逐步的提升。
“城市大腦最理想的狀態是幫助我們更高效地治理社會,形成整體政府,職能部門的人員只需坐在數字駕駛艙就能感知城市動態、把握管理全局?!蓖鯃员硎?。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