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辦法》(南京市政府令第334號,以下簡稱《辦法》)開始正式實施?!掇k法》的出臺是提升南京市營商環境建設法治化水平的重要舉措,為南京市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了強大的制度保障。而剛剛過去的2月下旬,南京市還發布了《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版)》(寧委發[2021]8號,以下簡稱“2021年版100條”),其中有8條為全國首創,46條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營商環境”一詞的頻繁亮相,可見南京市在優化營商環境上的持續發力。文章非一日之功,近年來該市在持續升級營商環境方面,到底有哪些心得?近來又有哪些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呢?

  營商環境評價處于全國前列,《辦法》可進一步加強法治保障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國家和江蘇省相繼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江蘇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通過制定《辦法》,有利于更加全面系統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營商環境上位法精神,努力打造全國最優營商環境示范城市。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表示,近年來,南京市各區、各部門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形成了一批成熟經驗,需要通過立法予以固化;還有一些實踐證明有效的改革舉措,需要通過立法明確加以復制推廣。通過制定《辦法》,有利于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積極發揮立法引領、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是提升南京市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近年來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內知名機構的營商環境評價中均處于全國前列。但對標國際一流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一些長期困擾市場主體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仍然存在,迫切需要通過法治化手段予以解決。通過制定《辦法》,保護市場主體權益,優化政務服務,強化創新激勵,規范監管執法,加強法治保障,有利于彰顯市委、市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切實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和獲得感。

  典型案例一:府院聯動,破產涉不動產事項辦理更高效

  “辦理破產”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中的重要指標之一,企業破產處置工作的好與壞,對地區營商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辦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中規定“本市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協調聯動機制?!蹦暇┦小?021年版100條”第89條提出要“完善府院聯動機制,有序推進破產涉不動產事項等相關協調聯動子機制建設”。為進一步落實《辦法》和“2021年版100條”要求,近日,南京市法院與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聯合印發了《企業破產程序中涉不動產登記事項辦理的實施意見》(寧中法[2021]36號)。這是全省首個、全國領先的關于破產涉不動產事項辦理的規范性文件,對于解決破產企業涉不動產處置難、提升財產調查及處置效率、提高破產案件辦理效率意義重大,是南京市破產府院聯動機制實體化運行的又一項重要成果。

  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向記者介紹,《實施意見》從管理人身份的確認、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過戶辦理、不動產保全措施的解除、不動產抵押權登記的注銷、溝通會商協調機制和適用范圍等7個方面,明確辦理規定和要求。該文件的出臺,將有效推動保障管理人依法履職,有助于破解不動產處置中管理人履職難、解封難、過戶難等問題。

  《實施意見》更加突出了不動產登記的服務理念,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在不動產登記經辦機構設立專門窗口、設置專門人員負責辦理破產案件的不動產登記業務,開通破產案件不動產登記的綠色通道,為管理人及時順利處置破產企業的不動產提供便利。

  對企業破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不動產過戶辦理、不動產保全措施的解除、不動產抵押權登記的注銷等事項辦理程序、提交的申請材料等作出了統一規定,有利于管理人快捷、方便辦理破產企業的不動產登記。

  明確市法院與市規劃資源局建立溝通會商協調機制,定期協調解決相關問題,促進行政與司法的良性互動,助推破產程序中不動產登記的順利辦理。

  為進一步落實《實施意見》,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在中山路171號不動產登記大廳設立3個專辦窗口,隨后,將在各區包括江北新區不動產登記大廳窗口陸續設立專辦窗口。各不動產登記經辦機構將積極配合辦理相關事務。全市不動產登記經辦機構將嚴格依法辦理管理人對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辦理破產企業的不動產過戶和不動產保全措施的解除,以及不動產抵押登記權的注銷。

  典型案例二:江北新區核心區率先示范,打造 “開門接電” 示范區

  記者了解到,在南京市全方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過程中,南京江北新區核心區近日率先在江蘇建成了“開門接電”示范區,面積23平方公里,聚焦“集成電路設計、智能制造研發、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三大主導產業。

  “原以為外線接電要花不少錢和時間,沒想到供電公司不僅為我們建設好了外線,還將臨時用電和正式用電的接電問題一并解決了!”3月8日,江蘇北斗水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萬先生感慨道。國網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為其提供了“臨正合一”、“開門接電”等服務,新放電力電纜約2.5千米,大幅節約企業投產支出。

  “寧讓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边@是國網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深化城市規劃“一張圖”的能源規劃新理念。2020年7月10日,國網南京市江北新區供電公司在江北新區建成國內最大規模的高壓電纜入廊工程,高壓電纜入廊長度約120公里。得益于縱橫貫通的電力“大動脈”,供電公司根據示范區內企業具有的產業鏈集中、用電投產周期短、供電可靠性要求高等特點,綜合規劃示范區內配網結構,新建環網柜57臺、公共開閉所1座、10kV線路49.96公里,將電力線路延伸至企業“紅線”,助力企業“開門接電”。

  下一步,“開門接電”示范區還將向企業提供“臨正合一”“供電+能效服務”等服務,開發涵蓋“受電設備租賃、配電房代維、市場化售電、電力數據金融服務”等要素的定制化套餐服務,進一步助力國家級新區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典型案例三:六合區打造“千家百企”產學研平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含金量”

  為進一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切實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區域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南京六合區上線了“千家百企”產學研精準合作平臺,這是全省首個實現“技術供需發布—線上線下對接—合同備案—政策兌現”全過程產學研合作的服務平臺,同時也是南京第一個上線的區級創新名城建設政策服務和兌現平臺。

  該平臺主要有2項功能:一是幫助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二是服務企業進行科技政策兌現。目前平臺已入庫各類專家200多人,覆蓋省內外高校50多所,注冊企業用戶規模突破500家,累計發布技術需求200余條,促成了東南大學與南京大量數控有限公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與南京天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700余項產學研合作項目。同時,該平臺還集成了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支持科創載體建設、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等九個方面30余項科技政策兌現欄目,實現了政策兌現“一網受理、一網通辦”。截至目前,累計有488家企業完成各類項目申報,兌現獎勵資金突破8000萬元。

  下一步,南京六合區將繼續用好“千家百企”產學研合作平臺,引入更多的專家服務區內科技型企業發展,幫助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為六合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含金量”。

  典型案例四:秦淮區發出全市首張“長三角一網通辦” 變更登記營業執照 ,高效率獲企業“點贊”

  據悉,南京秦淮區在2月26日發出全市首張“長三角一網通辦”變更登記營業執照。辦理這份營業執照的是南京靈感之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部位于秦淮區,在全省有50多家分公司。由于總公司經營范圍變更,涉及6市9區43家分公司需要進行營業執照變更登記,如果一家家辦理,需要往返各個城市很多趟,秦淮區的“長三角一網通辦”服務為公司省去了不少麻煩。

  “沒想到速度這么快,昨天提交材料,今天我就看到了‘長三角一網通辦’準予變更通知書和最新的營業執照,效率太高了!”該公司證照專員訾先生連連稱贊。

  2月25日中午,秦淮區行政審批局在了解到企業的需求后,第一時間對材料進行了預審,并聯系了常州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常州武進區行政審批局和無錫梁溪區行政審批局等單位,依據“長三角一網通辦”相關政策,進行互通互聯,開展跨市協作,采用“代收代辦、快遞流轉”的通辦服務模式,跨區域轉遞辦理材料,次日上午,秦淮區行政審批局就將各地辦理好的營業執照交到訾先生手中。

  “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的開通上線,是南京秦淮區堅持以企業和群眾的需求為導向,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的積極探索,也是進一步突破審批服務的區域限制,不斷優化營商服務環境的有效嘗試。下一步,南京秦淮區將繼續從企業需求、區域合作的角度出發,不斷探索推動更加廣泛、更大范圍的“省內通辦”“跨省通辦”,讓企業和群眾享受更加便捷的“異地通辦”“就近可辦”服務。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國脈數字智庫二維碼.png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慧組織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數字政府智庫SO二維碼.png

微信掃碼加入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