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發改委(省營商辦)總結福建省各地各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并予以推廣,以推動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其中包括福州的典型經驗,即工程審批制度改革以審批的“減法”推動發展“加法”,不斷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難、為市場騰位。
據介紹,福州進一步創新優化審批機制,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五點:
加大改革力度,對3000平方米以下的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研究制定十余項簡化優化政策,豁免施工圖審查,實行供水、排水、供電手續的“三零”服務,即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該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開展“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重點實施社會投資小型工業類項目、帶方案出讓土地等可簡化審批環節的項目、既有建筑改造工程項目的改革試點,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
實行施工圖審查告知承諾制及部分項目豁免制。實行房建、市政項目施工圖審查告知承諾制,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提供質量保證承諾,并上傳完整施工圖設計文件至福建省施工圖數字化審查系統的項目,經核實后即可申請辦理施工許可手續。對小型倉儲、民用建筑、城市支路等11類小型簡單項目,試行承諾制免審,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推行交地即發證、交房即發證。在五城區范圍內,開發企業通過“招拍掛”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在土地交付的同時為建設單位辦理不動產權證書;新建商品房項目,不動產登記機構和稅務部門聯動提前審核,在交房現場為購房人辦理不動產權證書。
施工許可環節分段辦理。建設單位可在取得建設項目總平方案出具的審查意見后,先行辦理樁基階段施工許可證。
此外,福州還通過試行統一開展巖土測試、部分項目豁免監理、優化施工許可證辦理等措施進一步降成本,并通過提高相關人員的資格要求來進一步加強質量控制。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