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與數字化的快速發展,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升社會治理管理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等賦予了強大動能。在浙江,擁抱數字時代、賦能美好生活的愿景正成為惠及方方面面、人人日常體驗的生動現實。
2月18日召開的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提出,加快推進數字社會系統建設。浙江的目標是:以“城市大腦+未來社區”為核心業務場景,圍繞解決城市治理、百姓生活中的突出問題,用數字化撬動改革,賦能民生服務、基層治理,不斷拓展滿足人民群眾高層次、多樣化的需求,把浙江建設成為有溫度有品質的智慧家園。
城市更智慧
去年年初,面對來勢兇猛的疫情,“健康碼”緊急上線助力疫情防控、“親清在線”推動復工復產,杭州城市大腦一時間從后臺進入全國百姓的視野,在“兩手硬、兩戰贏”的特殊戰役中大顯身手。
杭州城市大腦的誕生,肇始于治理交通擁堵。它將人、車、道路數據多端統一接入系統,經人工智能分析后,形成城市交通實時大視圖,為交通系統的調度和管理提供指導。由此,杭州的擁堵排名從2014年的全國第2位降至2020年末的第32位。
從數字治堵向全領域延伸,杭州城市大腦在過去5年間不斷迭代升級,“就醫可以先看病后結算”“停車可以先離場后收費”“酒店民宿只需30秒即可入住”……數據開放賦能,讓杭州展現出更現代的智慧面貌。目前已形成覆蓋交通停車、文化旅游等11個重點領域的48個應用場景和390個數字駕駛艙,不斷增加的“腦容量”讓城市越變越聰明。
基層治理效能明顯提升。依托“城市大腦”的數字預警、視頻巡查、一鍵上報等多重手段,杭州開啟城市大腦與“武林大媽”互動治理模式?!拔淞执髬尅睂⑷粘Q策壷邪l現的問題、事件、需求等民情民意,以數字化的方式實時上傳到街道駕駛艙,駕駛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報問題并進行任務分配,省去了以往登門上報、多方對接等流程。該模式推出以來,共匯集相關服務信息6117條,大大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效率。
服務“顆粒度”越來越小。疫情期間,杭州太子灣公園成為全國第一個開放實名預約的景區,數字化平臺給了它底氣。從2020年3月7日開始,太子灣公園以實名預約模式對游客進行分流、錯時游覽,最大程度確保游客安全。
放眼全省,城市大腦建設正從杭州“單兵突進”轉向全省整體推進。2019年6月,浙江印發全國首個省級指導性文件《浙江省“城市大腦”建設應用行動方案》。按照“一市一腦”的建設要求,到去年底,溫州、臺州的城市大腦上線使用,寧波、衢州、湖州的城市大腦進入迭代升級階段,麗水、嘉興、紹興、舟山等地正加快建設進度。各地聚焦民生熱點和市域治理難點堵點,運用數字技術謀劃建設跨區域、跨部門的場景,積極開展多業務協同應用創新,涌現出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案例。
寧波市研發運行“阿拉警察”App和電子證明共享核查平臺,打造“無證件辦事之城”;溫州市推出“惠企政策直通車”“醫療影像服務云”“為僑服務全球通”;湖州市推出市民看病“醫后付”、公安窗口“刷臉辦”、停車出場“無感付”;舟山市建設“數字口岸”一張網,推動“即辦”“無紙”“跑零次”覆蓋跨境貿易全過程……智慧生活的可能性被不斷拓展。
生活更幸福
“幫忙修洗衣機(積分360)”“求推薦小朋友的公益活動(積分100)”,在杭州市蕭山區瓜瀝鎮七彩未來社區“瀝家園”數字駕駛艙大屏上,居民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實時可見?!盀r家園”由杭州城市大腦賦能,形成智能積分系統。居民可以在這里享受到全年365天、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社區智慧公共服務,還可以就近辦理社保、醫保、違章處理等261個民生事項。
未來,這樣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將遍及浙江各社區。隨著數字化生活場景越來越多地融入百姓的衣食住行,浙江聚焦數字生活新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不斷向縱深推進創新。
2020年2月,浙江啟動“數字生活新服務”一期工程,推進網上菜場、網上餐廳、網上超市、網上家政、網上市場和網上培訓“六個網上”。6月,出臺《關于實施數字生活新服務行動的意見》,深化、細化推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構建現代消費體系。三年內,浙江力爭數字生活新服務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8%以上,對服務業的增長貢獻率超過50%。
打造智慧文旅出行新模式。近年來,浙江積極打造智慧文化云一站式服務、分享系列“云游浙江”產品等,推出“浙里好玩”等全域旅游數字化服務平臺,推廣景區客流實時統計、智能預警和應急處理等應用……文旅生活服務場景越搭越細。到2022年,爭取建成48個以上智慧景區,100家以上景區接入一卡通,建成200家以上智慧酒店(民宿)。
提供互聯網醫療全流程服務。在浙江,“健康醫??ā睉脠鼍安粩嘭S富:完善省互聯網醫院平臺功能,實現線上線下全流程服務閉環;建設“浙里辦”國民醫療健康專區,提供院前智能分診、院中智慧就醫、院后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務。到2022年,全省將建成各類數字醫院600家以上,醫保電子憑證城市藥店和三甲醫院覆蓋率超80%。
建成教育大資源共享格局。過去5年里,浙江全面推進智慧校園環境建設,97%的中小學校無線網絡覆蓋主要教學場所;建成了以之江匯教育廣場為樞紐的數字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匯聚共享550余萬條優質資源,形成了“精品課程+特色應用+學習社區”覆蓋全學科全學段的優質資源體系。
數字服務新業態風生水起。在金華,“一站式購物”“零接觸配送”等在線生鮮消費新業態百花齊放,1.9萬余場直播帶貨帶動本地特色商品網上銷售26.62億元。
數據顯示,去年全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總指數增速高達32.4%。這個總指數包含數字生活基礎設施指數、生活服務數字化指數和新服務帶動新消費指數三個維度,分別提升26.5%、48.8%和9.1%。
鄉村更美好
當城市街頭閃耀智慧火花,在浙江的廣袤鄉村,躍動的數據也與綠水青山交相輝映。浙江充分發揮“城市大腦”數字賦能作用,將城市數字治理經驗延伸到鄉村,加快農村各領域的數據摸底采集和大數據應用,積極尋找和開發鄉村應用場景,讓農村居民同步享受到便利、溫暖的數字服務。
借鑒城市智治,浙江各地紛紛探索鄉村治理數字化改革,為鄉村安裝“聰明的大腦”,推動鄉村治理更直觀、精準、智能。
在德清的綠水青山間,有一張聰明的地圖——數字鄉村一張圖。運用“整體智治”理念,德清把58個部門涉及水、空氣、垃圾、出行等282類基礎數據全部歸集到這張全景圖上,連接137個行政村的視頻監控、污水監測、智能井蓋、智能燈桿等感知設備,形成三維實景圖,實現全域智治。依托這張圖,禹越鎮查找到35處全鎮事故易發點位,及時開展隱患排查;依托這張圖,五四村排查危房、管理魚塘、監督“三資”去向。
在地質災害多發的浙西山區臨安,一張防控自然災害風險的“智治網”越織越密,水利、氣象、國土、應急等部門的數據都匯聚在一個平臺上,通過多部門海量數據相互交叉印證,精準識別研判災害風險,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持?!耙郧芭_風來臨前,我們需要根據經驗大范圍地轉移群眾,現在根據大數據的精準研判,影響范圍有多大、轉移多少群眾、什么時候轉移、轉移到哪?一目了然?!焙贾菔信R安區清涼峰鎮一位干部說。
圍繞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浙江充分運用數字技術手段,加快數字文化、數字救助、數字旅游、數字交通等服務直達鄉村,打造可親可感有溫度的鄉村美好生活。
在城鄉高度融合的杭嘉湖,農民的數字文化生活豐富而精彩。想借書,去文化禮堂就能辦理網上借閱,縣級圖書館會將圖書寄送到家;喜歡什么文化活動,直接在“禮堂家”App上點單,文化部門會送上一場場接地氣的培訓或演出。去年,嘉興市還面向農村居民推出“運動家”智慧體育社區App,利用網絡組建體育社群,邀請農民參與運動健身,享受專業的體育指導和免費體質測試。
在溫州,困難群眾無需自己發出申請,“云端”的大數據就會把社會救助主動送到他們身邊。去年的一場意外,讓樂清市翁垟街道的張大伯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民政部門通過大救助協同應用,早在張大伯治療期間就智能識別出其年度醫療自負費用超過5萬元,家庭陷入困境,工作人員核實情況后立即為他申請到10余項救助和補貼,及時送上溫暖。
聚焦村民出生、入學、就業等“一生事”,金華市運用“浙里辦”推進網上辦理,并在村里布設政務服務一體機,原本需要到縣、鄉兩級辦理的交通違法處理、社保信息查詢、工商執照申請等業務都可以在村里完成。
數字化,讓鄉村美好生活觸手可及。據悉,去年浙江共打造數字鄉村建設應用場景98個,涉及鄉村旅游、幸福養老、遠程醫療、數字就業等領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總結這些特色應用場景的成功經驗,推動美麗鄉村和活力數字深度交融,提升鄉村數字生活新服務。
未來尤可期
數字改變著既有,亦創造著未來。
拉開數字化改革大幕的浙江,正圍繞改善群眾生活品質,以城市大腦為支撐,以未來社區、鄉村服務等社會空間為切入點,打造一批跨部門多業務協同應用,以數字化改變群眾的衣、食、住、行,讓城市和鄉村變得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更有溫度。
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四梁八柱”。堅持一個大系統統籌、一個總平臺支撐,由省級負責頂層設計、標準制定、經驗總結、復制推廣、評估督導,各設區市加強責任落實,完善城市大腦,細化需求梳理、場景設計、系統建設和服務供給,形成各地各部門高效系統、百花齊放的格局。
加強系統集成,拓展場景應用。圍繞“嬰育、教育、就業、居住、文化、體育、旅游、醫療、養老、救助、交通、家政”等12個領域,創造性探索“一件事”集成協同場景,持續推動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全省域拓展數字社會多場景應用。
在城市,持續迭代提升未來社區的智慧服務應用,落地“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治理”九大場景,創新有機統一的新人居空間。
在鄉村,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全面融合,建成全省數字三農協同應用平臺,推廣應用“浙農碼”,創新“跟著節氣游鄉村”等場景應用,打造一批惠民便民的數字鄉村振興應用場景。
世界因數字化而精彩,生活因數字化而多彩。當前,全省數字社會系統建設方案已經擬定,美好的數字化生活已然走來。
——到2021年底,全省數字社會系統架構基本成型,率先形成3個跨部門多業務協同應用,初步建立數字社會系統理論體系和制度體系。
——到2022年底,全面提升12個社會事業領域數字化改革水平,各設區市城市大腦支撐數字社會服務模式基本完善,形成6個以上跨部門多業務系統應用。未來社區方面,智慧服務應用功能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數字社會城市基本功能單元系統。鄉村服務方面,“浙農碼”集成數字生活、數字教育、數字交通等新服務,力爭賦碼量累計達100萬次以上。
在數字化改革的浪潮中,浙江的“城”與“鄉”正站在整體智治的同一起跑線上,朝著更宜居、更安全、更美好的目標邁進。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無錫市大數據管理局和國脈集團聯合多家城市App運營機構發起成立中國城市超級App聯盟,并于2021年5月7日-8日在無錫召開2021首屆城市超級App聯盟成立暨生態協作峰會,以“城市之光——超級App蝶變與未來”為主題,聚焦城市超級App未來發展、建設與運營標準、創新應用及經驗分享等內容。大會將邀請決策者、管理者、建設者、運營者開展深入探討、交流與合作,涵蓋最新政策解讀、標準文件發布、實踐案例分享、未來趨勢思辨等,將奉上富有干貨、面向實踐、有獲得感的高品質、風向標專業會議!(掃碼免費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