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桂林市推進“數字化”監管,助推公共資源交易管理和服務質量全面提升,打造“規范公開、陽光透明”的公共資源交易環境。截至2020年底,累計完成交易項目1.2萬項,交易金額1060億元,為財政節約和增收67億元,助力桂林市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一、以部門職能為基準點,橫向建立聯合監督體系
針對公共資源交易種類多、監管部門多、協調難度大等難題,桂林市專門成立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工作局際聯席會議制度,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中深化綜合管理與行政監管“一體化”協同,構建“綜合管理+行業監管”的交易管理運行模式。桂林市行政審批局聯合市財政、國土、住建等部門,形成監管合力。自2019年起,每年組織開展由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各行業部門參與的工程項目招投標領域營商環境專項整治,累計抽查項目165個,涉及金額50億元。同時,加強工程建設招標投標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建立197個項目臺賬,抽查項目43個。通過開展專項整治檢查,共梳理出29個項目存在的具體問題,經過核查,行業主管部門對涉及問題項目的17名評委做出處理決定,進行扣分或暫停評標資格3個月至12個月不等。
2020年,桂林市梳理匯總監管權責事項68 項,形成《桂林市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權責清單》并向社會公布,列明了各類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實施主體、承辦機構、實施依據等。財政、住建、交通、水利等各部門也積極制定相關制度,進一步加強公共資源交易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力度。在全市逐步形成規范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監管權力和責任事項體系。
二、以健全機制為著力點,強化市場主體信用監管
桂林市行政審批局于2018年聯合5家行業監管部門下發《公共資源交易代理機構進場交易行為考核暫行辦法》《公共資源交易評標評審專家現場行為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對進場交易項目的代理機構和評標評審專家進行“一標一評”考核評價,按照性質不同把處理分為行政處理、預警約談、不良行為公示等幾種處理形式。辦法實施以來,共公示了46家代理機構和37名評標評審專家的不良行為,對年度扣分達到50分以上的7家代理機構負責人進行預警約談,并報行業主管部門對考核結果進行運用,通過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形成“一處受罰,處處受制”的機制。經過兩年多的實踐,2020年度記錄代理機構不良行為8起,同比下降78.9%;評審專家不良行為6起,同比下降80.6%,管控效果顯著。
三、以科技創新為突破點,開創“數字化”監管新局面
2018年,在桂林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形成了一條“互聯網+數字監管”通道,將傳統監督全面升級為見證監督、在線監督、在線直播和社會監督,把公共資源交易的各個環節都納入到監督軌道上來,最終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內形成監督閉環。
“見證監督”確保專家獨立評標。通過視頻監控,實現開評標全過程“不見面”的見證服務和監督管理。采取物理隔離的方式,保證專家在評標區內獨立評標,降低外部人為干預。同時,便于配合行業監管部門查詢異常交易事項及取證。目前,桂林市通過數字見證開展交易項目8000多個,涉及交易金額近600億元,發現違規問題78起,并報告行業監管部門。
“在線監督”確保交易全程可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大力推進交易全流程電子化,變“人防”為“技防”,開發了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系統,并采用CA數字證書簽名認證且全程留痕,可根據需要進行回放和追溯。行業監管部門可在線監督,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可查詢交易全過程。
“直播監督”確保過程公開透明。2019年1月,桂林市在廣西率先將評標過程在交易大廳“現場直播”。通過交易中心服務大廳的LED大屏幕,將以往被視為公共資源交易“禁區”的評標過程向社會公開,實時“直播”專家評標無聲畫面,真正將公共資源交易置于透明“玻璃屋”中。截至2020年底,已“現場直播”交易項目5626個。
“社會監督”確保交易陽光開放。2018年起,在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引入社會監督機制,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業及法律等多方面人士擔任監督員,對交易金額較大、社會關注度較高、社會影響較大的項目的開評標全程進行常態化現場見證、監督檢查,充分聽取社會監督員的意見和建議,有效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目前,社會監督員累計參與監督公共資源交易活動176次,發現問題和提出建議39條。2021年,組織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公開日”等活動,讓社會各界零距離、全方位對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進行監督。
四、以信息技術為支撐點,實現智慧監管新跨越
桂林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行異議答復全過程網辦、網管和網上公開,為各行政監督部門提供在線監管通道。財政、住建等行政監督部門可對項目是否存在異議,異議提出時間、異議答復時間和異議答復內容進行隨時查看、實時監管。截至2020年底,通過異議答復系統成功答復異議91條,按時答復率100%,實現了向“協同監管+智慧監管”的新跨越。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