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江蘇省蘇州市組織召開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珠海市作為單項標桿城市之一,在會上圍繞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工作作交流發言,向全國推介優化營商環境的“珠海經驗”。
去年9月,珠海市首次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本次評價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和保護作為18個一級指標之一。近年來,珠海市全力構建保護作用平臺,深化促進珠澳合作交流,持續加強知識產權管理、保護、運用、服務,推進全國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該項指標評價結果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三,成為該領域的標桿城市。
據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珠海市知識產權創造能力不斷增強。截至2021年3月,全市累計專利授權量128036件;有效發明專利20116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9.4件,位居全省第二;累計獲得中國專利獎110項,其中金獎8項、銀獎3項、優秀獎99項。
知識產權保護效能大幅提升。高標準建設中國(珠海)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成立市知識產權人民調解委員會、維權援助中心和珠港澳調解中心,建成覆蓋審查授權、行政保護、司法保護、維權援助、仲裁調解全鏈條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知識產權運用成效顯著。支持國家知識產權局橫琴運營平臺建設,開展知識產權交易拍賣活動,實現國際專利公開拍賣零的突破。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設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質押融資總額達15.68億元。打造地理標志產品“白蕉海鱸”,通過“龍頭企業+基地+漁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帶動1600多戶養殖戶致富,年產值達28.3億元。
知識產權管理服務水平逐步提升。積極培育知識產權試點園區及優勢示范企業。培育各級優勢示范企業343家,貫徹《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企業累計687家。設立高新技術創新創業園區等15家區域園區知識產權服務和商標品牌培育站。
知識產權對外合作有新進展。與澳門簽訂商標知識產權跨境保護和服務合作協議,對接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援助中心。開設“澳門商標申請人服務專窗”綠色通道。舉辦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培育高價值專利。成立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聯手港澳打造“一帶一路”知識產權保護新平臺。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