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了新一批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杭州市創新“數智化”在線商事調解模式,成功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

  助力建設一流營商環境,去年6月,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簡稱“平臺”)上線,實現跨時空跨地域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一次不用跑”,為數字化手段、非訴訟方式解決知識產權和國際商事糾紛提供了“杭州方案”。

  數字賦能,提升商事調解的智能化水平

  商事調解,是訴訟外解決涉外商事糾紛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數字經濟先行城市杭州,商事調解的數字化創新走在全國前列。

  依托大數據 、人工智能等技術,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集成電子送達、文書自動生成、在線司法確認等智慧手段,助力調解員在線完成調解工作。

  商事糾紛化解從“線下”搬到“線上”,讓民眾和企業得到了“一站式”網上調解服務。當事人、代理人、調解員一次都不用跑,就能省時、高效地實現異地、異國全流程在線調解,打破了調解的時空限制。目前,平臺受理的案件來自中國、韓國、美國等1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內當事人涉及浙江、廣東、河北等29個?。▍^、市)。

  此外,借助新技術,平臺大大提升了調解服務的數智化水平——通過提供案件預判、信息共享、資源融合和數據分析等一體化功能,平臺為群眾和企業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糾紛解決方式,“社會調解在前、法院立案在后”的解紛流程初步形成。

  據悉,通過自主開發的智能分案軟件,平臺能自動識別所受案件類型,精準匹配對應調解機構。

  政企聯動,集結“最強調解大腦”

  政企聯動,形成合力。調解云平臺的打造,有效整合了社會調解力量。市貿促會承擔全市國際商事調解組織建設牽頭職能,負責平臺主辦工作,協調各調解組織,定期分析調解數據,宣傳典型案例和優秀調解員。市中級人民法院落實訴前引調,并進行法律指導,依托調解平臺深入推進訴源治理。組建“云調中心”,委托專業公司負責平臺開發和運營維護。

  目前已有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杭州調解中心等10家調解機構、近60家律師事務所、600余名中外調解員入駐云平臺,向公眾提供專業調解服務。

  依托這些調解領域的“最強大腦”以及政企聯動能力,商事案件在線調解成為新趨勢。截至2021年5月18日,平臺共接收調解案件9542件,涉案金額13.26億人民幣。其中調解完結6441件,調解成功2093件,成功率32.5%。

  同時,多元解紛時間有效縮短,平臺個案調解最短僅用時1天,民眾和企業的滿意率不斷提高。

  在當前全球范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背景下,該平臺通過為企業提供線上專業調解服務,助力企業突破疫情障礙,拓展國際經貿合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