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辦實事。立足崗位,恪盡職守。宿豫區辦群眾急事,解群眾難事。

  我在網上填了一份幫扶救助申請表,就自動幫我申請了4個救助,這擱以往,都要聽人說哪個部門能救助才知道去哪找,哪能一次辦這么齊全。這個“一件事”真的讓我一次辦成了事!

  宿豫區大興鎮六塘河社區村民劉藝通過“幫扶救助”一件事,填報一張表單同步申請了民政、教育、住建、婦聯4個部門的救助事項。

  劉藝介紹她是一名單身母親,丈夫2016年因車禍過世后她自己也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孩子還在上初中。

  劉藝說:“在這之前,結對幫扶的領導也來過我家,給我講救助政策,但是我家能享受到哪些?應該怎么去辦理?我一直都沒有完全弄明白。有的時候就是村里的工作人員幫我填寫,再幫我跑不同的部門,要是缺材料,還得請他們跑好多次?!?/p>

  如今通過系統“自動匹配”,劉藝的4項救助事項申請分別通過網絡在線辦理、在線審核,審核結果直接發到她的手機上,變“人跑”為“數據跑”便民又惠民。

  2021年以來,宿豫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以為民辦實事為落腳點,聚焦對困難群體幫助不充分等問題,推出“幫扶救助”一件事改革。在開展幫扶救助中,面臨信息渠道少、涉及部門多、材料提交難等問題,由區行政審批局整合資源,梳理事項清單,推動部門協同運作;區民政局重構業務流程,實施救助審批“并行聯辦”;依托市級搭建的宿遷市幫扶救助信息化平臺,實行智能研判、自動匹配、集成辦理,幫扶救助事項材料精簡超過30%,辦理時長壓縮達40%。

  7秒內自動匹配困難群眾,21個部門、38個幫扶救助事項集成辦理,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截至目前,宿豫區已設立“一件事”綜合窗口25個、“一件事”全科窗口98個,實現鄉村“一件事”全科窗口全覆蓋;已辦理“一件事”萬余件,實現事項辦理時限壓縮度91.3%、即辦件事項占比達72.1%。創新實施審批許可“信用承諾+容缺辦理”;率先在全省建立“政務專郵+反向郵寄”機制,為全國通辦提供制度保障。宿豫已率先在全市推出便民服務“一件事”30項,其中,“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身故一件事”“異地戶口遷移一件”“婚育一件事”等已在全市推廣。

  宿豫區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吳新科說:“下一步,宿豫還將嚴格按照有綜窗、有人員、有系統、有專線、有熱線、有清單、有流程、有制度的‘八有’標準,構建‘幫扶救助’一件事的市、區、鎮、村四級聯辦機制,為困難群眾量身定制符合需求、包含全面的‘幫扶套餐’,真正實現‘一網辦、一窗辦、一次辦、就近辦’?!?/p>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