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創新社會治理經驗分享交流醴陵現場會于5月29日在湖南省醴陵市圓滿舉行。

  這是該活動第一次走進湖南,選擇醴陵作為舉辦地,正是因為醴陵市的《織牢“最底一張網”,暢通“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監督與服務微信群,走好新時代網上群眾路線》連續兩年榮獲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特別是今年的《全面推行“三基一網”著力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再次榮獲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提供了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醴陵經驗”。

  一、全面抓基層,打造縣域社會治理根基

  為不斷向基層治理注入“源頭活水”,近三年,醴陵新招錄公務員全部下沉到基層一線,同時選派103名優秀年輕干部到基層任職、掛職鍛煉。舉辦各類培訓班220期,培訓基層干部2萬余人次,“黨員夜?!比脒x中組部典型案例。創新機制、引導鼓勵各類人才“上山下鄉”,被列為全省“柔性引才”縣級試點,引進醫療、教育等行業緊缺人才近萬人。深化駐村幫扶和結對幫扶,派駐工作隊254支529人,派出結對幫扶干部4998名。此外,全市統籌推進基層服務陣地建設,將基層建設投入作為財政支出重點。據悉,目前已有1636個黨支部“五化”建設全面達標,完成81個村社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提升,堅持費隨事轉,落實村(社區)黨建工作、服務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等經費,累計投入2.3億元,新建改造270個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七成以上財力用于民生,村級運轉經費提高到33萬元/村、45萬元/社區,探索土地流轉、資源入股、資產出租等方式,增強村級實力,使得270個村集體經濟“破零”,每個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超過10萬元。在全市率先實現村干部養老保險全覆蓋。

  二、全面打基礎,強健縣域社會治理筋骨

  緊扣安全、穩定、環保和民生四條底線,醴陵市深入開展“平安醴陵”“法治醴陵”“無毒醴陵”“數字醴陵”四大創建,認真落實“一單四制”“記分管理”“分級負責”等安全生產各項制度,連續15年實現命案必破,安全生產、社會綜治兩項工作分別連續4年、3年獲評湖南省先進,成功創建省級平安縣(市),真正為人民群眾締造了可以預期、可以信賴的社會環境。此外,醴陵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臺園區招商、陶瓷產業、花炮產業、創新創業“四個十條”,累計兌現獎補資金近2億元,惠及企業1700余家次,助推陶瓷產業產值達到740億元、花炮產業產值達到300余億元,玻璃、服飾等產業年均產值增長30%以上。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投資5.2億元建成市民中心,精簡優化政府部門審批職能,891項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深入推進“三創四化”,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整合資金9億余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安全飲水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通組公路硬化率均達100%,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8.6%,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144個、“最美庭院”9萬余戶,成功創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市)、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城鄉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被網絡評為“湖南最值得期待的3座城市”之一。

  三、全面強基本,疏通縣域社會治理脈絡

  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千頭萬緒,為了掐準社會治理的脈絡,使社會治理管長遠、見長效,醴陵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管理機制。堅持市級領導、市直部門“五個一”制度,32名市級領導牽頭102個市直單位,每年聯系一個基層黨建幫扶點、一個城市創建幫扶點、一個鄉村振興幫扶村、一批企業、一批重點項目,把機關干部推向最基層、最前沿、最一線的成果。同時,醴陵以建設績酬掛鉤的考核方式,深入實施“五問工作法”,倒逼工作提質增效。取消了中央、省市未規定簽訂責任狀事項及“一票否決”事項13項;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嚴肅查處10起造謠中傷抹黑基層干部的行為,為437名干部澄清正名,即完善了基層工作隊伍的管理體系,又從根源上解決了基層工作者的后顧之憂。數據顯示,醴陵已解決企業問題3000余個,營商環境位列全國百強第30位。17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11057戶36519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四、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深化縣域社會治理創新

  醴陵通過將市綜治中心、市網格化中心、市應急指揮中心、市長熱線辦等“多心合一”,設立市級網格管理指揮中心。整合現有資源,統一配置要求,以片區、鎮街、村社為單位,醴陵將全市劃分為820個基層網格。同時,運用5G、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建立了市、鎮(街)、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整合綜治、公安、民政、衛計、司法、信訪等部門職能,實行“一窗受理、統一分流、聯動處置”,推動實現多部門“一體化”運作,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醴陵市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通過遍布城鄉各個角落的800余名網格員,借助大數據等現代信息化手段,將治理“觸角”延伸至基層“神經末梢”,實現了每一寸土地有人管理、每一戶家庭有人聯系、每一個問題有人解決,化解了基層社會治理中的疑點難題。去年,醴陵在已有的市、鎮(街)、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之上,增設了一個“到戶平臺”,重塑治理體系。通過深入開展監督與服務微信群工作,全市共建立微信群672個,入群人數達24.1萬人,入群率達94%,基本確保社會治理零死角。醴陵開展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以來,累計接訪群眾290余萬人次,解決問題8萬余個,收集群眾訴求16000余件,辦結率、化解率、群眾滿意率均達到98%以上。網格化管理整合多部門管理服務資源的模式,做到了以事件報送開端,推動事件在流轉中得到相應部門的及時處置,同時強調管理和服務并重,推動著無縫隙政府、政府部門間的協同共治。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