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進入試運營階段,這是安慶市首個區級“智慧大腦”。相比于過去,此次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擁有更加完整的體系架構,該中心以村、社區為治理主體,以500戶為單位,將全區分為366個治理單元,空間上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同時以紅領工作站、駐點局長、兩代表一委員為核心力量,以網格員、政法干警、城管環衛為骨干力量,以各類群團社會組織、全區居民為基礎力量,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實現網格內所有事情“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鎮”。

  “視頻+線下”

  社會治理效率大大提升

  去年8月,大觀區按照“1551”模式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啟動智慧大觀聯動中心項目建設。項目歷經規劃設計、論證評審、建設實施等階段,在中移集成、安慶移動等公司共同努力下,歷時5個多月建設而成。

  “紡織西村10號樓旁邊的井蓋松動,晚上來往車輛多,噪音大……”7月12日10時53分,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接到一名群眾的舉報。核實后,聯動中心迅速下達指令,采取“視頻+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聯合執法。半小時后,大觀區城管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進行修補,并開展排查處置。這一事件的快速有效處置,正是得益于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發揮的智慧聯動處置作用。

  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平臺通過熱線電話、微信小程序、智能感知設備、網格員巡查、群眾拍照上傳等多渠道發現事件,再由調度員通過即時處置系統進行分撥下派,由1000多名基層人員組成的治理力量進行快速處置、即時反饋處置,調度員在規定時間內對處置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核查評價。

  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調度員何駿介紹,大觀區“智慧大腦”共有4個特色亮點:集成黨史教育的模塊,內設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黨史遺址等,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建了“大黨建”的工作格局;3000多路攝像頭、6個高空瞭望攝像頭和2架無人機用于禁漁禁捕、秸稈焚燒、環境治理等事件監管,當區內出現了森林火災、洪澇等突發事件時,可以通過無人機巡航、查看監控等方式,第一時間看到事件現場情況,進行指揮調度;聯動中心在區內背街后巷的100路攝像頭部署了機動車亂停亂放、占道經營等15種城管類AI算法,對城管執法自動識別,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對全區房屋地址進行標準化管理并生成二維碼,基于這些二維碼制作了11萬個二維碼門牌,后期會陸續貼到每家每戶,有了二維碼門牌,網格員、社區民警等基層治理力量可以通過掃碼,查看和維護每家每戶的人員信息,以此達到全區人口信息的實時更新,保持區內人口信息的準確性。

  打造更多高質量應用

  讓人民群眾生活更便捷

  大觀區智慧聯動中心共分為硬件、軟件和應用開發三大塊。硬件上,投入3000多萬元,建成了“智慧大觀聯動中心”大廳,對上承接安慶城市大腦,對下全量接入各類感知設備,目前已經部署兩架無人機、6路高空瞭望,接入3000多路視頻監控、10萬多個城市部件,并與49個二三級聯動中心實時交互;軟件上,建成數據平臺,匯聚數據2億多條,數據庫方面建成6個基礎庫、12個主題庫,部署了即時處置、移動協同、智慧調度、視頻融合等8大軟件系統;應用開發方面,開發了慧治大觀綜合應用APP程序,內設紅色黨建、智慧村居、營商安商等5大板塊7大模塊,設計了80多個輕量級應用,在政府、企業和群眾之間搭建平臺構筑橋梁,努力達到傳民情集民意、解民憂舒民心、增民智傳民風的效果。

  為實現治理閉環,大觀區實行縣級領導干部帶班坐班制度,坐鎮指揮中心進行指揮協調,并建立平戰結合指揮、部門聯席會議、法律研判分析等工作機制。智慧大觀聯動中心堅持有呼必應、有訴即辦的服務理念,全年365天24小時處置各類社會治理問題,同步與9個鄉街和40個村社分別設立二三級聯動中心,區直部門進駐聯動中心,治理上做到了縱向三級聯動、橫向治理同頻。

  “目前各項數據、視屏融合、二維碼門牌等正在穩步接入和實行中,預計8月份實現三級聯動。下一步,我們將以一屏觀大觀為目標,進一步深化各類應用,打造更多更高質量的城市管理場景應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提高辦事效率,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中更加便捷?!贝笥^區智慧聯動中心調度員何駿說。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zho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