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積極推進政務服務體系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全面推廣鎮村便民服務“三個三模式”,創新基層政務服務“就近辦”體制機制,“零距離”服務企業群眾。

  (一)實現鎮村便民服務全覆蓋。著力推進鎮(街道)、村(社區)便民服務機構建設,目前全市共建有88個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2927個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實現便民服務機構全覆蓋。持續推進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基層便民服務機構辦理,鎮、街道、村、社區可分別辦理事項135項、118項、79項和60項,實現事項辦理全覆蓋。設置“綜合受理”窗口,推進全領域無差別“一窗受理”,實現窗口人員受理全覆蓋。經過改革,企業群眾就近辦事可“只進一門,只對一窗,一次辦好”。

  (二)推動政銀(郵、商)合作多點融合。依托銀行金融網點、郵政網點、商業綜合體、貿易市場、產業園區等建立政銀(郵、商)合作服務網點,將有關商事登記、人社、醫保、公積金、交管、稅務、不動產等政務服務下沉合作服務網點辦理,持續擴大政務服務覆蓋面和企業群眾受眾面,打造“10分鐘便民利企服務圈”。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政銀(郵、商)合作服務網點242個,配備自助服務設備96臺,服務人員275名,127個合作服務網點可辦理10項以上政務服務事項。

  (三)探索創新便民服務新模式。將電子政務外網延伸至村(社區)便民服務機構和合作服務網點,依托山東政務服務網開展“一網受理”,探索打造“網點前臺受理、審批機構審核、證照郵寄送達”的政務服務模式。根據商圈實際和業戶需求,張店區采取“插花式”布局方式,有針對性地制定政務服務清單,在不同場所、面對不同群體提供差異化政務服務,將個體工商戶登記、食品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社保、醫保、稅務等事項精準提供給有需求的企業、群眾,不出遠門就能辦成一攬子事。

  (四)延伸設立政務服務機構。在周村區試點設立鎮級審批服務所,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人員下沉到鎮級審批服務所辦公,區級行政審批事項下移至鎮級審批服務所辦理,實現區級行政審批事項就近辦理。在臨淄區金山鎮、桓臺縣馬橋鎮試點設立鎮級政務服務局,賦予其部分區縣級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權限,實現區縣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在鎮級政務服務局直接辦理。

  (五)全面推行“幫辦代辦”服務。在全市各基層便民服務機構普遍推行“幫辦代辦”,建立幫辦代辦員隊伍,制定服務標準,規范服務流程。在部分區縣探索推行“去柜臺化”工作模式,按照“就近、就熟”原則,依托村(社區)黨員干部、社工、網格員等提供“紅色代辦”服務,“面對面、肩比肩”開展“幫辦代辦”,以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上門服務便利企業群眾辦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zho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