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頭,奮楫者先。
搶抓新的歷史機遇,以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為目標,惠州正向更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大步邁進。
乘坐這趟“走讀百年惠州”列車,民記走讀團更深刻地理解了這么一句話——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動能。截至去年年底,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煉化一體化規模躍居全國第一,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信息制造業100強,4K電視機產量占全國1/3,惠州制造展現硬核競爭力,兩大產業集群基礎更加扎實。
惠州正著力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構建更具核心競爭力的“2+1”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創新驅動的前沿和高科技產業,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和人才紛紛聚惠大展拳腳。
一幅逐鹿世界、競逐一流的壯麗畫卷,正在惠州大地徐徐鋪展。
優化營商環境
改革賦能刷新“惠州速度”升級“惠州服務”
位于石灣的博羅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中,鑫瑞醫療智造園廠區(一期)項目建設現場一片忙碌,主體大樓工程接近封頂。隔著園區主干道,民記走讀團一眼就能看到全球最大的單體廠房——占地100多畝的正威(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單體銅生產車間。
從洽談到動工不足半年、從動工到投產僅歷時5個月,世界500強正威“落地”惠州,不僅創造了重點項目建設的“惠州速度”,更在后疫情時代產業高質量發展上跑出了“灣區速度”。
全程參與正威項目落地的博羅產業轉移園管委會副主任陳偉印象尤新。他對民記走讀團說:“去年6月16日,正威惠州項目簽約,隨后的兩個月里,我們每一個時間節點都在追趕、爭取,確保拿出熟地?!睙o數個“5+2”、“白+黑”、“夜總會”(夜里開會),確保了正威項目安全快速推進:9月14日摘得首塊建設用地,10月28日奠基動工,次年3月28日高端銅加工項目投產。
“這鍛煉了博羅政府部門和園區工作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倒逼機關提高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标悅フf,效率出成效,今年上半年產業園新引進16家企業,協議投資額合計約74.38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合計約209億元。
不僅僅是正威惠州項目,??松梨诨葜菀蚁╉椖?、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中韓(惠州)產業園、光弘科技三期、伯恩光學良井基地……一個個刷新“惠州速度”的生動案例已發生、正進行。
這得益于在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主動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設中,惠州強化“比學趕超”意識,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市,進一步破除阻礙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促進資源要素優化配置、高效集聚。
聚焦提升產業驅動力、服務力、支撐力,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惠州推出多項容缺機制、審批流程精簡再造等措施,通過并聯審批、區域評估等方式全面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全市工業項目開工建設速度;探索創新“項目用地特供”“標準地帶方案出讓”“先租后讓”等供地機制,讓土地資源要素配置供給到惠州關鍵戰略、關鍵區域、關鍵產業;按照“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機制、一抓到底”的模式,組建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全力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難題。
走進市市民服務中心,民記走讀團即刻被開放式的環境吸引:綠色植被環繞的12棟大樓里,近20個部門單位集中辦公,為企業、市民提供逾1200項政務服務。今年1月4日開放以來,企業、市民早已熟悉這個公園般的政務服務場所,在“全市通辦”服務專窗前,市民黎春暉10分鐘內就辦理了異地申請開辦企業的業務,他對民記走讀團說:“現在辦業務越來越快,還不用來回跑?!?/p>
如果說市市民服務中心是惠州優化營商環境的外在表現,舉辦解決企業困難“直通車”、開通“全市通辦”“灣區通辦”“跨域通辦”服務、實施“周六延時服務”等一系列便民便企服務事項,則是惠州在建設“數字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展示的“惠州服務”,也是惠州在復制推廣“雙區”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經驗,積極參與深圳都市圈協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大膽探索。
截至今年7月,惠州與省內外15個地市實現“跨?。ㄊ校┩ㄞk”,250多個事項可“跨省通辦”、近千個事項可“跨城通辦”,1087個事項可“全市通辦”;全市402個銀行網點設立政銀合作點,可在700多臺銀行智慧終端上辦理30多項政務服務事項;11類行業類型企業可通過“一件事”主題服務導辦1000多項事項,200多項事項可在無人干預自動審批的“惠服務·智惠批”平臺辦理。
為全面對標“雙區”先進城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經驗,惠州還首次以“清單”管理方式,在企業開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水電氣公共服務、不動產登記、獲得信貸、納稅服務、跨境貿易、政務服務、市場監管、財政資金直達、土地要素、人力資源、工作機制等13個領域出臺年度30項優化營商環境措施,以提升我市政務服務效率和能力,讓更多資源要素活起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瞄準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2+1”現代產業體系
今年3月23日,九聯科技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成為我市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4月15日,格林精密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7月1日,利元亨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不到半年時間,我市新增3家A股上市企業。至此,惠州A股上市企業達16家。
從產業看,惠州上市企業全部為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在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設備和新材料三大領域,與惠州產業特色和結構高度契合,均為行業內的標桿型企業。
目前,我市上市企業總市值指標位列全省第五,超過東莞及省內上市企業相應平均指標,億緯鋰能、TCL科技、德賽西威等3家公司入圍2020年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
一個區域的綜合競爭力不僅需要龍頭企業“打前站”,也需要大量有活力、有沖勁的中小企業“做后盾”。7月19日,工信部公示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惠州16家企業上榜,數量比上一年翻了一番。截至目前,加上第一批2家、第二批8家,我市已有2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我們成為國內微型鋰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了,產品得到世界一流客戶的認可,成立短短三年時間,就成功打入蘋果供應鏈,每年都是倍增式增長,目前已經啟動IPO?!蔽挥谥賽鸶咝聟^東江科技園的廣東微電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此次上榜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一,公司總經理陳志勇信心滿滿。
作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惠州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3000億元,規模持續位居全省第三,形成移動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智能汽車電子、新能源電池、核心基礎電子5個優勢領域。
不僅在“硬”的一面擁有“硬核”實力,惠州電子信息產業在“軟”的一面正大力補短板、強弱項。7月11日,《惠州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出臺,啟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雙引擎,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形成發展新動能,力爭2025年數字經濟GDP占比達25%。
6月2日~4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發布2021(采用2020年數據)化工園區30強區,惠州大亞灣開發區再次位列榜首,是該區連續三年蟬聯這一殊榮。
近年來,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惠州錨定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這一目標,以龍頭牽引全鏈補強、優化引進高端化學品、化工新材料項目等重點中下游項目,形成上下游互補態勢。
今年前4個月,大亞灣動工竣工投產的產業項目中,石化中下游及配套項目有14宗。其中,恒力PTA項目是打通“煉油-芳烴-PTA-PET-化纖-紡織”全產業鏈的關鍵一環;中海殼牌SMPO/POD、樂金2.5期、巴斯夫擴建、忠信苯酚丙酮、仁信聚苯乙烯二三期等項目將進一步壯大碳三、碳四及芳烴的產業規模;宇新順酐、丁酮及溶劑油、宙邦三期等項目將填補碳二、碳四產業鏈相關產品的空白……
目前,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已經形成以中海油2200萬噸/年煉油和中海殼牌220萬噸/年乙烯為龍頭,以石化深加工和精細化工高端石化產品為主線,重點發展芳烴下游系列產品、化工新材料和專用精細化學品的上中下游全面發展的石化產業格局,煉化一體化規模位居全國第一,特別是隨著??松梨诨葜菀蚁?、中海殼牌惠州三期、恒力PTA項目等高水平大型石化項目的接連落地,達產后園區將達到540萬噸/年乙烯規模,石化產業規模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而在直線距離僅10公里之外,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漸成雛形。其以大亞灣石化基地原料為依托,“隔墻供應”發展先進新材料、高端電子材料和前沿新材料,與惠州大亞灣石化區形成上下游互補的石化新材料產業鏈,是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平臺。
近日,民記走讀團來到產業園,只見打樁機、吊車、挖掘機等設備忙碌運轉。據介紹,截至今年6月初,產業園起步區場平一區工程完成場平面積83.8萬平方米,占總場平面積的52.8%;首個產業項目宇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的生產管理樓已封頂,6萬噸/年PBAT先行裝置區計劃明年一季度投產;園區已與90多家企業開展洽談,共儲備33宗項目,總投資約680億元,產值約1300億元,年內一批產業項目將簽約落戶……
不但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正在加快聚焦,惠州依托電子信息和石化新材料產業基礎,加強“2+1”產業跨界融合,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特色化、高端化產業體系,致力將健康產業培育成城市新主導產業與經濟新增長極。
今年4月,華南生命健康科技(惠州)產業示范園項目一期簽約落戶惠城,建設以高端“生物醫用材料”為核心的國家級生命科技產業示范基地;在仲愷,惠州市錦好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推出助聽器、霧化器等醫療器械產品,成為國內新三板首家助聽器企業;在大亞灣,廣東萊佛士制藥技術有限公司聚焦抗腫瘤、抗病毒以及呼吸道疾病等領域的高難度藥物,成為全球新藥委托研發定制生產(CDMO)領域的優秀企業;龍門縣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賽康制藥廠內,封閉式全自動生產線上,一片片藥劑源源不斷成型;在博羅縣,藥王谷成為博羅縣重要的中草藥種苗培育基地,并建立起種苗培育和中草藥種質資源基因庫……
惠州“十四五”規劃提出,在“十四五”期間,惠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的規模效應和比較優勢更加凸顯,生命健康產業取得積極進展,這為無數企業和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科創贏未來
前沿和高科技項目紛紛落子 描繪惠州絢爛明天
7月7日,“走讀百年惠州”大型采訪活動的最后一站,民記走讀團回到活動第一站的起點惠東。在黃埠鎮東頭村,汽車沿著山嶺盤旋到山頂,看著腳下兩個大科學裝置項目的建設現場,看著不遠處湛藍的海洋,民記走讀團一時難掩內心的澎湃——城市發展從沿江向沿海,產業發展從傳統農業到發展工業再到轉型升級向前沿高精尖產業進軍,這兩個“國之重器”項目是惠州競逐一流決心的代表,是惠州上下全力以赴搶抓機遇、搶占先機的標志。
“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簡稱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簡稱CiADS)兩個大科學裝置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并入列國家“十四五”規劃,分別為前瞻引領型和應用支撐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在項目現場,剛下汽車,地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土建便出現在民記走讀團面前,這里是HIAF裝置的加速器裝置土建工程。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胡正國介紹,HIAF裝置是一臺多學科用途的重離子科學研究裝置,裝置建成后,能夠提供國際上最強的低能重離子束流,將是合成新元素、探索“超重核穩定島”最理想的實驗場所,同時也是研究原子核存在極限、奇特原子核結構、極端天體環境中的核過程、超出標準模型的新物理、理解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等物質科學前沿領域的理想平臺。
“這個裝置全球領先,有了它我們就有信心跟國際同臺競爭。目標之一是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的元素,為人類拓寬對科學的認知做出中國的貢獻?!焙龂榻B,目前,該裝置主體工程已陸續完成、常規設備開始批量采購、HIAF運行樓即將建成。
在HIAF旁邊是CiADS的裝置區。據介紹,CiADS由強流質子直線加速器、高功率中子散裂靶、次臨界快中子堆芯/包層三大子系統構成,建成后將滿足我國長壽命高放核反應堆廢料安全、妥善處理處置的研究需求,為我國核能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為未來商用的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探索和驗證可行且優化的技術路線。CiADS初設概算已于今年6月28日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復,計劃7月底啟動建設。
與此同時,兩大科學裝置項目位于惠城的總部區,建筑已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安裝工程和園區施工,計劃今年9月建成,年底前投入使用。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新基建”,作為國家布局的重大項目,兩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將助力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增添助力,為大灣區的創新發展注入高新動能,對城市來說,這將讓科技成為惠州的城市吸引力之一,為惠州在未來建設成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奠定重大基礎,影響深遠。而最直觀的影響莫過于產業向前沿高端發展,直接惠及千家萬戶。
圍繞兩大科學裝置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擬在惠州重點開展同位素放藥、重離子腫瘤治療、重離子微孔膜、高端裝備制造和輻照育種等五個方面的成果轉化工作。
例如,醫用放射性同位素供應是最新發展的內照射放療方法,在近十年取得了巨大進展,廣泛應用于癌癥的診療、心肌成像和心臟疾病診斷,以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狀態監測等,也是我國被“卡脖子”的高科技領域之一,不但價格昂貴且不能按時供給。依托兩大科學裝置,近物所正在規劃建設同位素研發裝置,將進一步助力我國放射性同位素(JG、靶向藥物)的規模量產,屆時不但能保障國內患者的正常用藥,搶占生命健康國際市場,還能促進新產業發展,滿足國家重大安全戰略的要求。
又如重離子腫瘤治療是大科學裝置成果轉化應用的典型范例,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及其控股公司蘭州科近泰基新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碳離子治療系統于2019年獲批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并批準配置到甘肅省武威腫瘤醫院,是國內首臺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注冊的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去年3月開診治療患者,其產業化和臨床應用將帶動集癌癥精準治療、高端裝備制造和運行維護服務為一體的離子醫療產業。
此外,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市科技局聯合成立的惠州市科近離子膜材料研究院重點開展重離子微孔膜在應用領域的研究,以河道水治理、垃圾滲濾液零排放、工業高濃高鹽廢水處理、飲用水廠小型化改造、農村污水治理等五個方面為主要應用方向。其中,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的重離子微孔膜污水處理創新示范項目已完成建設并投入運營,項目采用動態離子膜水處理技術、離子膜曝氣生物濾池等新工藝,項目設備占地僅800平方米,污水日處理量卻高達5000噸,出水水質不低于地表水Ⅴ類,是全球第一個重離子微孔膜在污水處理領域的成功應用。目前,該技術正在博羅縣、惠城區參與垃圾滲濾液零排放、農村污水治理等項目的試點建設。
……
一邊是前沿和高科技項目的建設陸續落地,另一邊,惠州正在全力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打造西湖科學講壇等平臺,推動科普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在惠州全社會涵養崇尚科學精神、錘煉科學思維的文化土壤。
夏佳文、鄔賀銓、歐陽曉平、王兆凱、李亞棟……2019年6月起,一批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在惠州開講,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熱潮。許多市民猶記得,2019年12月的西湖科學講壇(第七講)在市會議中心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鄔賀銓以《5G賦能工業互聯 創新驅動數字經濟》為題作了一場精彩的專題報告,容納近2000人的會場座無虛席。
“創新”是“十四五”的關鍵詞之一。依托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惠州正在著力營造開放包容、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全民參與的創新文化環境,積極參與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打造國家級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可以預見,以競逐一流為目標,未來的惠州,將是科學家聚集中心、頂尖人才創新創業熱土;是科技創新策源地,更是新興產業集群高地、高科技企業磁場?;葜菡苑€健的步伐邁步向前。
結束語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
4月12日,“走讀百年惠州”大型活動從蓮花山下的惠東縣高潭鎮起步。90多年前,高潭建立了中國首批區級蘇維埃政權,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惠州的生動寫照。
7月7日,采訪團來到南海之濱的惠東縣稔平半島,作為“走讀百年惠州”活動的最后一站。這里是兩大科學裝置的建設現場,將打造成世界級灣區的科技能源基地,預示著惠州參與“雙區”建設的征途必是星辰大海。
走讀百年惠州,見證時代變遷。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采訪之旅。從大革命時期的高潭星火、東江風云,到新中國成立后的接續奮斗,改革開放蓬勃發展,再至今日的競逐一流??缭桨倌陙砘葜莸娘L云激蕩歲月,記錄惠州百年巨變。
這是一場腳步丈量的認識之旅。從蓮花山脈,到南海之濱;從南昆山下,到東江兩岸;從西子湖畔,到羅浮之境;從美麗的鄉村,到繁華的城市;從智能的車間,到忙碌的港口;從建設的園區,到豐收的果園;我們的足跡遍及惠州1100平方公里大地上的三縣四區,40多個鎮(街),100多個采訪單位和對象,總行程近8000公里。
這是一場踐行“四力”的行走之旅。這一路,著實辛苦。歷時一百多天,經歷過“龍舟水”,新冠疫情的反彈,還有酷暑,我們風雨無阻。每天采訪行程緊湊,有時上午在這個鄉鎮,下午就到了百公里外的另一個村莊。不是在走讀,就是在去走讀的路上,在中巴車上打個盹就當是午休更是常有的事,但我們無怨無悔。
這是一場媒體融合的實戰之旅。參與媒體多,惠州日報、惠州電視臺、惠州電臺、惠州頭條,傳統媒體、新媒體悉數上陣。南方日報、羊城晚報,駐惠媒體深耕惠州從一而終。鐵打的采訪團,流水的記者人。4個月來,先后有50名記者參與其中,半數以上是多次參加。還有20多名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老黨員、駐村第一書記、企業基層黨員、革命后代、普通市民、小記者等“化身”觀察員,親身感受、親眼見證。
這是一場精神洗禮的感悟之旅。我們重溫惠州這塊“紅色土地”上,英雄輩出,前仆后繼,為有犧牲多壯志;我們見證惠州這片“創業熱土”上,奮斗者堅韌不拔,勇往直前,敢教日月換新天。
3個月來,上百站的走讀采訪,我們獲得縣(區)、部門、行業、企業、協會等的鼎力支持,專家與市民的參與讓走讀更豐富——感謝你們的參與和支持!
3個月來,我們在各類媒體上刊發了視頻、文圖報道100多篇次,講述了無數個精彩的、生動的惠州故事——感謝故事里的每一個惠州人!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擔當。
我們看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和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員,惠州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主動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設,奮力譜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的新篇章。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