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部署,廣西積極運用5G、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政府治理手段、模式和理念創新,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強數據有序共享,將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政務服務“簡易辦”改革作為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的關鍵,構建了“三縱四橫五個一”(三縱:政策標準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安全運維體系;四橫:基礎中臺、數據中臺、應用中臺、開放生態圈;五個一:一云承載、一網通達、一池共享、一機通辦、一體安全)的數字政府架構。

  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邁向縱深

  政務數據治理取得決定性成果,加快完成政務數據“聚通用”,建立“四改四轉”(由分散規劃轉變為統一規劃、由分散安排轉變為統籌安排、由傳統審批轉變為聯合審批、由分散建設轉變為統分結合)政務信息化新機制,通過“五個一”政務數據治理新模式,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政務數據有效共享、部門業務高效協同、公共服務精準便捷。

  形成“一云承載”新體系。初步建成一朵物理分散、邏輯集中、“1+N+14”架構的壯美廣西·政務云,全區信息系統遷移上云率達99.9%。

  構建“一網通達”新格局。電子政務外網實現國家、自治區、市、縣、鄉、村六級全覆蓋,電子政務外網橫向接入率60%,全區業務專網遷移打通率達99.9%。

  建成“一池共享”新模式。建成了自治區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自治區公共數據開放平臺,發布結構化數據總量超過34億條,各部門各行業調用超過12億次,政務服務業務辦理系統對接完成率95.8%,實現數據共享與開放。數據要素價值進一步激活,市場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北部灣大數據交易中心成立近一年來,注冊企業120多家,調動數據超過2億次,交易額近3000萬元,交易生態逐步構建,運營機制逐步建立。

  開辟“一機通辦”新局面。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推廣應用加快,網上辦理率達75.14%,99.73%的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62.57%的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41萬個事項實現“網上辦”,30萬個事項、541個高頻便民服務應用實現“指尖辦”,1.88萬份申報材料減免核驗,拿地即開工、交房即交證等正在迅速推廣。

  探索“一體安全”新體系。建成南寧、來賓數字政府一體安全異地備份中心,探索構建“一個中心、三層防護”全新的一體安全技術防護體系,云網、系統、數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以廣西政務數據資源管理與應用改革委抓手,廣西實現了云網融合、數據共享、系統互通、安全保障。廣西政務數據治理從全國第28名躍升至全國第9名,廣西2021上半年全國開放數林標桿省域的指數從第10名提升至第5名,在西部省份排名第2,成為“中國開放樹林標桿省域”標桿省份之一。廣西被全國信標委大數據標準工作組列為全國首批政務數據開放共享國家標準試點地區之一。

  以數據治理為驅動,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放權”力度不斷加大。廣西自貿試驗區162項放權事項全部承接到位。完成向賀州東融先行區放權11項;圍繞強首府戰略實施,第二批向南寧市放權事項有序對接;圍繞沿邊開放戰略,向百色市50項放權事項積極推進。賀州、柳州啟動“一業一證”改革試點。

  “監管”覆蓋不斷拓展。廣西“互聯網+監管”數據中心(數據采集系統)等13個子系統建設完成。匯聚監管數據近8000萬條、“好差評”評價400多萬條、群眾滿意度99.99%。監管行為數據覆蓋率56.21%,排全國第11名。截至6月底,全區12345政府服務熱線接話115.8萬通,按鍵滿意度達到98%。

  “服務”質量不斷優化。全區設置“一窗”近2000個,繪制“一表”超過1萬個,編制“一件事”套餐近1.2萬個。自治區本級和14個設區市全面啟動“跨省通辦”,實現1591項高頻事項在外省可辦,外省3036項高頻事項在廣西可辦。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zhouxin